全球信息通信技术革命的下一程,首先要提到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5G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其将带来最高20Gbps的传输速率,远高于目前4G网络速率。
5G网络将能够在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为超过100万台物联网设备提供超过100Mbps的平均数据传输速度。预计5G将在2020年正式商用,未来将成为连接所有行业和生态圈的底层基础设施。在还未诞生时,5G就被赋予连接万物的使命,在这背后,是所有产业、所有物体的网络连接趋势。
技术革命和技术发展是必然趋势。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能力,解决其他行业的具体问题,为新常态下的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但5G并非信息通信行业的独立作品,它需要各方的深度参与和融合,包括政府、行业和公司。
5G为何是颠覆性的
5G是目前通信产业内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从相关国际组织到主要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整个行业花费巨大力量在做这件事情,原因在于,5G是卡位未来的重要武器。
我对5G的判断有两个基本点。其一,5G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2G到5G,技术演变进程越来越快,5G将在数年内进入人类生活;其二,5G又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阶段中的重要转折点,其巨大变革力从此前的产业内向全社会渗透。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是信息通信网络极其成熟之后的社会嬗变。
2G时代,中国移动牵头搭建了一张“移动梦网”,可视为移动互联网雏形。但在当时,工程师在自己的手机上做WAP配置都是相当麻烦的,一般消费者更是难以应付,所以产业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在早期起飞,更没有影响人们的生活,而这恰恰成为技术发展的动力。
3G的到来改变了这个情况。和2G时代不同,3G建立了一个产业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里不仅包括建设网络的电信运营商、设备商,还出现了苹果智能手机这样革命性的产品,智能手机对用户体验的革命性创新,加上3G网络的带宽和速度,于是引爆了移动互联网。
这是一个技术不断克服瓶颈,不断地改善用户体验,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直到那时,早期技术极客和冒险创业家做的宣传和设想才见到效果。此时,消费者根本不去区分手机互联网是什么样的,PC互联网是什么样的,二者体验完全一致,智能手机确实是一个划时代产品。
今天,身处4G时代的我们,已经开始享受4G带来的飞速网络体验。智能手机的计算能力、处理能力和互联网应用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技术演进到这个阶段,已经完成了语音的提升、大数据的处理、海量的应用,以及向个人消费者的渗透。
但要谈及移动互联网与其他产业融合,对技术的要求不仅更高、更严苛,也更复杂。和十余年前的情况一样,很多体验不是很好,技术瓶颈仍未突破,可靠性不能保证。所以,此时谈移动互联网和产业融合,饼已画好,但长路漫漫。
这也是5G的任务所在。5G不仅将在行业内建立一套小生态系统,还将建立一套与所有其他产业深度结合的大生态系统。它将给其他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其他产业,它既有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完善整个产业组织生态演进的作用,也会带来颠覆性的技术,每一个行业都将是这样。
跨产业协作极度重要
5G是个必然。社会在前进,技术在进步,追求革新的愿望一直在激励产业和社会。爱立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推动,而且也是像前几代移动通信一样,一直走在最前沿。但在5G时代,产业协作不仅是个新问题,也是个大问题。因为5G和前三代技术确实不一样,之前我们主要是谈自己,公司内的、产业内的。但5G是带着融合其他产业的使命诞生的,因此,在标准的建立阶段就需要考虑其他行业的需求。
按照国际电联的规划,将在2018年正式确认5G标准,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角逐这个标准,欧盟、中国、日韩、美国都在参与5G研究项目,但我觉得研究得还不够,我们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和研究性大学一起深化这个研究。
2G、3G、4G时代,标准的制定都是行业内的强势通信厂商和运营商主导,行业外公司更像散兵游勇,其意见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不能得到充分重视。所以5G的标准制定中,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已经意识到要将其他行业融入进来,提前考虑它们作为标准使用者的需求。目前的分歧在于,其他行业认为它们有自己的一套技术框架,5G应该由它们来主导。
它们的想法并无不妥,因为技术总是为应用服务的,为生意服务的。问题在于,在双方都希望主导技术标准的格局之下,其他行业缺乏主动性,对制定一个融合所有产业需求的标准没有提供实质性帮助。它们需要知道,5G对它们未来的发展很重要,它们需要现在就深度参与进来,但它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的重要性。虽然所有行业都明白移动互联网对未来转型的重要性,谁在这方面掌握了先机,谁就一定会率先冲出来。
我特别欣赏招商银行。招商银行起家的时候很小,与国有四大行、五大行真的没法比,但是招行很成功。原因在于招商银行在信息化的应用和实践上始终走在中国银行业前列,用户的直接体验就是感觉它的服务最好,为什么?就是它的信息化做得好。
其实许多大银行的信息系统也做得很好,花了巨资建了机房,但是这个系统放在后台,消费者根本感觉不到。招商银行的智慧在于,利用几代通信技术把面向消费者的前端做好了,所以消费者明明白白地看到了好处。
爱立信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在5G的发展中,不仅从技术上,从标准上我们也在着重加强产业间的协同,跨行业的标准制定。在瑞典,我们和ABB、KTH(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合作方一起讨论5G标准,我们询问运输业有什么需求、医疗行业有什么需求。这种跨行业的讨论在5G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而在前几代移动标准的发展中,跨行业的需求并不迫切。
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协作,肯定不会一开始就包罗万象、十全十美。举个例子,爱立信和沃尔沃合作开发智能驾驶平台已经很多年了,爱立信认为智能驾驶这件事情需要去做,沃尔沃也有急切的先发欲望,双方最初接触之时,彼此之间的思维体系和技术语言完全不同。但双方并未知难而退,而是坐在一起讨论、研究、做规范,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再逐步充实到技术规范里去。这是一个不断磨合、不断融合的过程。
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双方不是谁主导谁的关系,而是共同做一件事。只有一直秉承这个理念,双方才能长期合作,否则一两年之后很可能就一拍两散。
政府该做什么
而中国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去发掘和培养这些在跨界合作中率先冲出来的公司。中国政府体制的优势之一,就是有能力整合跨行业的需求。
举一个城市整体改造的例子:4G和5G的一个重大挑战是覆盖。城市已经建了很多移动基站,没有办法再安插新基站。而移动通信原理是蜂窝,蜂窝要不断地分裂、要优化,消费者体验才会好。中国的很多城市都很新,老城市也在大规模改造。城市改造时要大量使用照明电杆,如果在改造之初就将小蜂窝、微蜂窝基站内置到路灯杆里,就可以解决基站站址问题。但这不仅需要爱立信、华为这样的公司设计、制造出这样的产品,还需要政府统筹,需要路政、电力、市政管理部门相互协调合作。中国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这方面做全球的榜样。
瑞典的行业协作模式基本上是企业主导的。企业、学校、工程院、科研机构通常会由于一个共同的需求走到一起。中国的现实情况是,行业之间的协同,跨行业协作机制比一些发达国家弱,原因在于中国的行业组织较弱,但中国政府的管理和推动能力又较其他国家的行业组织更加强势,完全可以弥补行业组织的弱势。
以政府大数据开放为例,前些时候,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一些有关大数据的决议,紧接着,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九大类政府大数据开放的规定,从一个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我感觉,对相关的产业发展而言,这将带来不可思议的推动力。
我曾在多个不同的场合呼吁,需要对社会开放政府公共数据,政府部门和产业组织掌握了很多很有价值的数据,但这些数据是沉睡的,无法发挥巨大能量。到了开发者的手里,这些碎片化、看起来没有价值的数据,就会释放出巨大商业价值。
上海走出了第一步,由政府站出来弥补行业组织的不足,推动跨行业应用。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极具前瞻性和号召力。
。如果在开放度上做出实质性的突破,智慧城市和万物互联就将不再是画饼。EOF_PLACE_HOLDER
本文由本刊记者谢丽容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