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进医疗:美国半夜,中国三更

《财经》杂志 文 | 本刊记者 刘以秦 特派记者 刘泓君 发自硅谷  编辑 | 谢丽容  

2018年06月25日 16:25  

本文7824字,约11分钟

无论中美,没有人怀疑AI在医疗领域的前景,中美优势也各不相同,但万里长征仅第一步,诸多困局待解

在协和、同济、301等北京知名的三甲医院,塞满了各个人工智能公司的智能设备和系统,不少公司以此来宣传与大医院的紧密合作。这是今年三甲医院的日常工作场景,人工智能继安防之后,开始在医疗领域掀起创业潮。多家AI医疗公司的创始人向《财经》记者表示,自2017年下半年起,投资人上门的次数明显变多,他们不愁融不到钱。

2017年AI医疗投资案例60起,数量超过安防,也是所有“AI+行业”(包括金融、教育等)领域中数量最多的,但总融资金额并不高,约为40亿元人民币,是安防领域的一半。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投资人称,安防可以短期看到资金回笼,医疗市场成熟还有待时日,目前以早期投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