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有多重要?先看看一家百年企业衰落的例子。
你可能不知道早川德次,但你一定用过自动铅笔,这一陪伴我们度过漫长读书生涯的工具,就是他的发明。
而早川德次更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曾被誉为“日本最创新企业”夏普公司的创始人。
他说过,夏普要做让别人模仿的商品。他也确实用创新把企业做到了极致。日本第一部国产收音机、第一部国产黑白电视机、第一部国产彩色电视机、第一台太阳能电池、第一件名片型的超薄电子计算器、全球首款附带相机功能的手机、2007 年发表的第一款如画框的壁挂式液晶电视,轰动全球……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在早川去世20年后,这家百年企业最终走向衰落。2014年,它的合并最终亏损2000亿日元以上。不到两年前,鸿海集团收购夏普的2/3股份,从此这家百年日企归入中国人郭台铭麾下。
它到底做了什么,从叱咤风云的巅峰落得这般地步?
原来它成于创新,败于创新。在科技创新风起云涌的时代,夏普误判局势,创新过度:它力求与众不同,制造只有夏普才做得出来的特殊面板。“不标准”的产品越来越难卖给外面的顾客。此外,夏普常附加一些抬高成本,但是伪需求的功能。例如四原色电视的色差精细,但是与其他品牌的差距,不一定大到消费者愿意多花钱的地步。
认识创新、把握创新是如此重要。所以首期有声管理课的主题选择了“创新”,内容涵盖《哈佛商业评论》在创新方面的经典文章,包括创新的基本类型和思路总结,解决头脑风暴时思维枯竭的方案,打造创新团队的秘方,将创新变成一种生产力的操作指南……
快来收听吧,一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你将获得:
1、创新方法论:全球前沿创新方法大汇总;
2、公司案例:全球著名公司案例,结合创新理论,化繁为简;
3、全面了解关于创新的一切,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专栏内容:
《卷首语》
《发现创新十型》
本文总结了创新的10种类型,打造了一张创新元素周期表。
《要创新,先捕捉价值》
本文从5类商业模式变革出发,介绍了15种价值捕捉的实战方法。
《头脑风暴升级》
多数人习惯不提问,即使在头脑风暴时也是如此,而问题爆炸法则,可以让人关注问题而非答案,这可以促进发现意外的新角度和新观点。
《创新团队“集结号”》
领导创新显然不是设定愿景并鼓励人们将其付诸实现,而是建立一个有意愿、有能力产生新想法的团队。
《董事会创新规则》
董事们需要重新思考他们的职责和对待风险的态度。
《爆品之后如何梅开二度》
一款新产品大获成功又快速回落的公司,如何再次腾飞?
《90天创新法则》
每家公司都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有所创新,但极少公司有一套有序、稳定的方法进行创新。绝大多数情况是,许多重大创新是由于个人才能或机缘巧合。本文讲述了如何在90天内通过4个基本步骤搭建起MVIS。
《迪士尼如何守护创造力》
迪士尼通过对内容产品的尊重和热爱,打造了动画和实景电影方面无与伦比的竞争力,然后将电影人物和形象投放在其他娱乐资产上,作为对电影业的补充或价值延伸。
《乐高如何管理创新》
乐高迷对乐高积木的崇拜和忠诚可能仅次于苹果公司。然而正是这家以创新著称的企业却在20世纪末忽然濒临破产的边缘。乐高公司是如何重新站起来的?
《中国如何创新》
纵观中国创新发展现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收购式创新和教育创新这四种模式各具潜力和局限,中国创新有其现实复杂性。
领读人:何刚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编、《财经》杂志执行主编。
从1993年8月年至2008年3月,先后任职于《人民日报》、《财经时报》、《国际金融报》、《投资者报》,2009年11月加入《财经》杂志,2012年7月参与主导创办《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1993年起,先后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学士学位、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学硕士学位和英国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4年起就读于长江商学院DBA项目。从2013年起先后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校外导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讲座教授。
关于《哈佛商业评论》
管理学历史上所有重要的理论和思想, 百分之一百都最先刊登于《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 创办于1922 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刊物,被誉为管理圣经。它的使命就是致力于改进管理实践。发展近百年后,HBR 已经成为先进管理理念的发源地,致力于给全世界的专业人士提供缜密的管理见解和最好的管理实践,并对他们及其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哈佛商业评论》以世界顶尖的智慧资源平台,汇集了全球一流商学院的研究成果及来自各行各业企业高管和专业人士对商业实践的总结与洞见。
《哈佛商业评论》价值观
不只教导商业领袖“怎样正确地做事”,更定义“什么是正确的事”;
不只及时提出问题以供思考,更坚持多路径寻找答案;
不只改变商业世界的观念,更在不断演进中塑造世界并创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