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立彬: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高质量发展

来源 | 中宏网   

2021年08月12日 12:54  

本文2300字,约3分钟

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近日在重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对于促进社会化就业、更好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大力支持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建设,更好促进就业扩大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更大激发亿万劳动者和各类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力,带动新动能成长,为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持续改善民生、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时代:从劳动力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2010年到2020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减少了4000多万人;但是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却从9.67年提高到10.75年,其中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提高了12.8个百分点,达到43.97%;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达到23.61%,提高了11.27个百分点。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劳动力资源虽然总体依然丰富,总量高达8.8亿人,但是数量优势正在减弱,而与此同时,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正在不断提高,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转变。如果说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的是低价的劳动力优势,那么在新时代,中国的重要优势之一将转变为综合考虑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源优势。能否充分利用新的人力资源优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新动能:从要素投入向生产率提升转变

新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呼唤新动能。随着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要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不断提升劳动生产率水平,“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对于“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可见这个指标受到了高度重视。一般来说,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有三个途径:提高人均资本、提升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人均资本提升是过去几十年当中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但是随着“资本边际报酬递减”,人均资本发挥作用的空间正在逐渐变小。从全球来看,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资本相对丰裕的经济体。2020年中国资本占全球比重已经超过劳动力占比;此时,单纯通过增加人均资本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正在下降。如果说过去几十年,中国是通过既丰裕又低价的劳动力来集结吸引全球资本和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并带动生产率提升,那么今后这种模式发挥作用的难度将增大。同时,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然全球第一,从全球生产要素流动性的角度看,它仍然是一个“属地型”生产要素,仍然有潜力发挥作用来吸引全球其他优势生产要素流动到中国集结,只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保证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不低于劳动力成本提升速度,做不到这一点,就会被成本收益比更好的其他国家劳动力所取代,或者被机器等其他生产要素所取代。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提升速度较快,所以对于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新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面临新要求

当前和未来中国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主要将依赖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而这都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直接相关,技术创新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人力资源密集型活动。人们需要的是接受更多教育培训来提升人力资本、从事更具备差异性的创新创意型工作,或者成为创业者。此时,人力资源服务业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既让人们实现就业,更要让人们能够寻找到最适合也最能发挥其人力资本效能的就业岗位,让人才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可以恰当匹配,或者让更多人了解创业机会,学会创业型技能。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发挥最大的效能,最大限度实现潜在生产率。

实现潜在生产率,需要对人力资源供给方进行更好的识别、为需求方提供更好的人才素质信号、实现供给需求更好的匹配,并保证双方合约可以更为有效的达成和执行;也需要为人才在学校教育和职场技能需求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帮助求职者在接受通用类教育的基础上也获得一些职场所需要的特殊技能;作为人才需求方的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更好的掌握员工管理技能和方法,从而寻求员工长期价值最大化。这些都需要人力资源服务业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劳动力相比,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的供需匹配有新的难度,人力资源服务业也面临新的挑战。人力资源服务业往往需要同时面对供给方和需求方,需要同时满足双方要求。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方面,作为人力资源供给方的求职者有更高的要求,“活儿少钱多离家近”虽然只是网络上人们的一种调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求职者对工作要求的提升;另一方面,作为人力资源需求方也必然要求其员工给单位带来的价值高于其日益提升的成本。此外,新发展阶段的工作往往更加差异化和个性化,要实现高效率人才利用,需要更加精确和细致的匹配和安排。这些为人力资源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此外,当前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问题。互联网降低了人才市场的交易成本,使市场合约达成的难度下降,从而带来零工就业、灵活就业、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很多新的就业形态,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但也对其提供服务的种类及方式提出的新的要求。人力资源服务业需要顺应时代要求,抓住机遇,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好发挥作用。

 

本文发表于中宏网【2021年8月10日】

财经号所发布文章之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