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7日,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发表了自己今年2月上任以来的首次现场演讲,演讲的场合选在慕尼黑车展,帕特用这样一句话作为自己演讲的开场白:“为什么一个造半导体的人要站在全球最重要车展的讲坛上?”
帕特给出了两个答案:
- 英特尔推出代工服务加速器计划,意在帮助汽车芯片设计公司加速过渡到先进制程工艺。
- 英特尔旗下的Mobileye在自动驾驶研究领域再下一城,2022年,旗下首款自动驾驶出租车将在德国投入运营。
这两项业务,是英特尔这个传统芯片巨头切入汽车市场的两个武器。从外界的反馈来看,两个业务冰火两重天。对于Mobileye的最新技术和服务,智能驾驶从业者和整车厂都表达了积极态度,特别是对自动驾驶安全标准的相关进展最为关注。而对于英特尔代工服务加速器计划,则普遍持观望态度,甚至比较悲观。
Mobileye是英特尔为切入自动驾驶市场收购的业务,先进芯片制程才是英特尔这么多年来牢牢把控芯片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外界对二者的态度为什么出现了倒挂?英特尔加速进入智能汽车市场的筹码是什么?可能的变数又是什么?这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01
给汽车巨头代工芯片,是伪需求吗?
芯片代工服务是英特尔今年以来不断上升的战略级业务。
帕特在这次的演讲中,特地提到了将对外开放位于爱尔兰的芯片工厂产能一事。此外,英特尔近期还将在欧洲新建至少两个芯片工厂,并在未来十年间总计在欧洲新建八个工厂,总投资800亿欧元。
英特尔把芯片工厂押注在欧洲有其外部环境考量——欧盟重视芯片生产的全球份额。上世纪90年代,欧洲曾经占据全球芯片供应量的44%,而2020年,这个比例是9%,欧盟的目标是到2030年,这一比例回升到20%。
而且欧洲还是全球核心汽车品牌集中的地方。把工厂建在离客户最近的地方,这已经是所有制造商的共识,芯片制造业尤其如此,芯片制造还关系到数据安全、国家安全等敏感领域,本地生产就更成为首选。
英特尔其实一直都是芯片自设计+自生产模式,芯片生产对英特尔不是难事,但“给车厂代工”和“生产自己的产品”两者之间有一个差异:前者是一个专门的生意,英特尔之前并不是特别擅长这个商业模式。
《财经》记者收到了包括资深芯片制造研发人员、投资人等多位行业人士的分析和观察,总结来看,英特尔的代工可能存在三大风险。
其一,给车厂代工,有独特的商业模式,英特尔过去是自己卖产品、定规格、做设计,而代工需要对接客户,需要向客户学习,学习和融合需要一个过程。英特尔最强的,其实是设计能力,制程不足,可以靠强大的设计能力弥补,但代工产品是客户在设计,英特尔的优势没了,制程上的劣势就显出来了。
其二,台积电、三星在关键技术节点上拥有完备的知识产权储备,可以为各类客户提供良好的支持,而英特尔在知识产权上是否有足够储备是个疑问。
其三,全球主要的高端芯片设计公司已经与台积电、三星深度捆绑,英特尔想要在先进制程上和这两家代工大厂抢客户几乎不可能。
英特尔并非没有认识到这些风险,新发布的英特尔代工服务加速器,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风险的重要尝试。在英特尔官方发布的新闻稿件中是这样描述代工服务加速器的:“英特尔代工服务加速器(Intel Foundry Services Accelerator)计划,可以帮助汽车芯片设计公司加速过渡到先进的制程工艺。为此,英特尔正在组建一个新的设计团队,并提供定制和行业标准的知识产权(IP)授权,以支持汽车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加速汽车芯片设计公司过渡到先进制程,意在解决高端芯片设计公司被竞争对手绑定的问题。知识产权方面,也会成立专门团队为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服务。如果做到这两点,就能尽量避免与竞争对手争抢现有客户的局面,开拓增量客户,而这个“增量客户”,其实主要就是指于汽车企业。
在那次演讲中,帕特给出了两个对汽车芯片未来增长预期的关键数据。第一,芯片在整车制造成本中的占比将从2019年的4%增长到2030年的20%;第二,汽车芯片的市场规模到2030年时将达到1150亿美元,占整个芯片市场11%的份额。
图片来源:英特尔供图
汽车芯片需求高速增长已经是近几年汽车市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全球汽车销量连续多年负增长的情况下,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却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即便是2020年的负增长,相对应的也是全球汽车销量-13%的下滑,直到2021年深陷供应链泥潭,两者的增速才趋同。
图片来源:英特尔供图
2017年以60倍溢价,153亿美元收购Mobileye,在今天看来,英特尔做了一次十分成功的收购。
慕尼黑车展上英特尔CEO的这场演讲传达的信息很明确,英特尔要在汽车市场加速发力。这个决定不难理解。汽车市场是英特尔现在能够找到的唯一一块体量足够的增量市场。英特尔在电脑和服务器芯片市场几乎垄断全球,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输掉了移动设备,现在时代焦点来到了汽车,汽车芯片是英特尔输不起的一战。
收购Mobileye为英特尔买到了一张进入汽车市场的快车票,近亿的出货量,多达25家整车厂的客户阵容,都为英特尔进入汽车市场奠定了一个很高的起点。英特尔的工作方式更为贴近大型整车厂和主要供应商的需要,其优势市场地位很难动摇。成为自动驾驶安全标准的主要制定者,更是进一步巩固了优势地位。
和Mobileye不同的是,英特尔想进入汽车芯片的其他领域则困难重重。虽然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迭代为将重构整个汽车芯片的市场结构,但目前高通、联发科、英伟达等新玩家与瑞萨、英飞凌等老玩家都已经在市场上强势占位。英特尔不论是提供成品还是代工,都还没有令人信服的产品与服务。同时英特尔给业界留下的昂贵印象,对于成本敏感的车企来说,也是一大障碍。
在这个比较高的起点上,英特尔还需要用自己的产品、服务与价格等更多实力来进一步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