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30
现在是2030年。
据国际媒体报道,从巴黎到柏林,整个欧洲西部的气候异常温暖,夏季的最高气温不断刷新纪录,并且依然没有要结束的迹象,这不得不令人提高警惕。雷希曼刚在伦敦与一些远房亲戚待了几周,将飞回她的家乡内罗毕。上次在机场看到零散几家开门营业的店铺让她感觉沮丧,这可能是因为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人们大多已经习惯网购。以移民的视角来观察英国,使她对周围世界的多样性有了深刻的认知。行走在内罗毕机场,她忖度着自己的祖国与那个不到一个世纪前还是无可争议的殖民大国之一的国家有何不同。
千里之外,安杰尔正在纽约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等待办理入关手续。两周后,她将在纽约大学开始为期两年的理学硕士学位课程学习。趁着等待的间隙,她读着当日的《纽约时报》,头版报道称,美国的祖父母人数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孙辈,这与她的祖国菲律宾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事实证明,美国成千上万日常生活依靠机器人照料的空巢老人,尤其是在他们的退休金已不足以构建他们所期望的金融安全网的情况下,正在出租家中多余的房间以维持生计。
排在前进速度缓慢的外国人队列中,安杰尔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报纸上绝大部分的内容。与此同时,公民和永久居民那边的队伍却移动迅速,她无意间听到他们的一些谈话细节,有关美国人现在如何运用高端的区块链技术来查验护照。这是一项大有裨益的突破:这些技术可以评估在国外购买的商品的消费税,并在你取到行李后立即安排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来接你。
“中国将在一切领域首屈一指”这句话如今已耳熟能详,另一句则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美将为争夺全球霸权地位而战”。这些说法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但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2014年,印度因成功地将一个火星探测器送入环绕火星轨道而震惊世界,它是第一个首次尝试便实现壮举的国家。自太空时代拉开序幕以来,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发射任务成功率不足50%,这更衬托出印度此番成就的非凡。更不可思议的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仅以7400万美元的预算就完成了该任务,因而名垂史册。
如今,确切地说,发射一颗环绕红色星球轨道运行的卫星需要投入多少经费呢?这样说吧,单独执行一次航天飞行任务大约需要耗费4.5亿美元,相比之下,电影《星际穿越》的制作成本为1.65亿美元,影院上映的《火星救援》的制作费是1.08亿美元。
大多数人都是在这样一个探索宇宙成为一项众擎易举的事业的世界长大的。这个世界是由火箭科学家提出构想,由拥有巨量资源的超级大国提供资金,并且由英勇的宇航员和有能力的任务专家付诸实践。
从前,不仅世界上一众国家被整齐划一地区分为繁荣经济体和落后经济体,而且新生人口数量充盈,在职员工数量多于退休人员,人人都渴望拥有住房和汽车,公司只需要专注欧美市场就能顺利开展业务,纸币是所有公共和私人债务的法定货币。在学校,我们被告知应该如何“玩转游戏规则”,甚至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认为游戏规则会一成不变。这就像我们找到第一份工作,组建一个家庭,看着我们的孩子离开家,然后最终退休那样。
而今由一套全新规则驱动的令人迷惑的新现实粉墨登场,以往那个熟悉的世界正在迅速消亡。在我们意识到这个趋势形成之前,大多数国家的祖父母人数将会比孙辈人数多,亚洲的中产阶级市场将比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总和还要大,女性拥有的财富将比男性多,人们将发现自己置身于工业机器人多于制造业工人、计算机多于人脑、传感器多于人眼、货币种类数多于国家数量等趋势中。然而,我们通常后知后觉。
这将是2030年的世界。
2030:何所可为&何所不可为
过去几年,我对未来十年的前景进行了研究。作为沃顿商学院的教授,我不仅担心未来的商业状况,还担心工人与消费者可能受到即将到来的雪崩式剧变的影响,并希望能为人们应对未来的动荡提供一幅路线图。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如果你知道,请与我分享, 让我们一起发家致富。虽然预测不可能完全精准,但我们依然可以对未来十年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出一系列相对安全的假设。2030年并非不可预见的未来中一个遥不可及的时间节点,它即将到来,我们需要为迎接机遇和挑战做好准备。
简而言之,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世界将在2030年消失。
在2030到来之前,我们如何参透如此多的变数?在我们处理当前的焦虑时,希望这本书能向大家传递对未来乐观的信号,提供一个有助于应对未来划时代变革的工具,在全新的未知环境中为人们提供何所可为、何所不可为的建议。
把跨时代的转变看作一个缓慢的过程大有裨益,每个微小的变革都让我们更接近于范式的转变,突然之间,物换星移。我们常常忽略的微小变化在逐渐累积,可以把它想象成正在填满容器的缓慢滴落的水滴,滴滴答答的声音让人想起时钟,传递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当水突然从容器中溢出来时,我们惊醒,闹钟铃声大作。
畅想到2030年,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将为“世界人口最多地区”这个头衔展开“激烈争夺”。这与 20世纪最后几年的情况相去甚远,当时能够冠以这一头衔的是包括中国、韩国和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真实情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肯尼亚和尼日利亚这样的国家出生的婴儿越来越少,但与全球大多数国家相比,这些国家的新生儿数量仍然多很多。此外,这些国家的居民预期寿命正在显著延长。
你可能认为人口的绝对规模无关紧要,然而请试一试将未来几年新增人口数乘以他们口袋里可能拥有的财富值。你会看到,到2030年前后,亚洲市场(甚至不包括日本)将变得非常大,以至于全球消费重心将向东方转移。届时企业别无选择,只能顺应亚洲市场的趋势,使大多数新产品和服务都趋向于迎合亚洲消费者的偏好。
让我们暂停片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接下来再考虑一下,越来越多的趋势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意味着什么——
● 全球大部分地区不断缩减的新生儿数量预示着我们正在朝人口的迅速老龄化稳步迈进。
● 大多数人口结构的变化都由女性驱动,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走进校园接受教育,追求家庭以外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单纯意义上的工作),生育的子女数量也越来越少。在你意识到这一变化之前,百万富翁中的女性数量将超过男性。
● 同时,财富渐渐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正以每周150万人的速度增长。虽然城市占地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但是城市人口数量占全球总人口数量的55%,并且他们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占比达到80%。这恰恰诠释了为何城市站在抗击气候变化的第一线。
● 与此同时,不同年代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期望与抱负。人们都很关注千禧一代,他们是共享经济的领跑者(却回避所有权),然而千禧一代受到的这份关注远超过他们应得的。未来十年,60岁以上人群将成为时代主力军,他们拥有今日美国财富的80%,这催生了“老年市场”——所有市场人群中最大的消费者群体诞生。因此,无论公司大小,只要希望与时俱进,都应该把关注点转移到老年群体身上。
● 城市造就了一大批创造者和企业家,他们致力于用创新和技术打破现状。
达到临界点
科技颠覆了旧的习惯与生活方式,它带来的创新方式使人们对上至家庭与职场,下至汽车与私人物品的每一事物进行思考并参与其中。
部分趋势已初显,但需到2030年前后才会达到临界点。
伴随着新生儿数量的减少和代际间的新动态,我们的未来社会非常需要对传统生活方式重新做出设想。同为消费者的老年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也可以成为技术的早期采用者,并在群体规模上较千禧一代有增无减。
想想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或机器人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将如何彻底改变人们的晚年生活,我们可能不得不瓦解旧秩序。与过去不同的是,我们会去上学,在完成学业之前会学习非常多的新技能。想想 2019年《纽约时报》刊登的新闻标题——“随着适龄儿童的减少,韩国一所学校开始招收目不识丁的老奶奶”。
我强烈建议人们避开线性思维,有时也被叫作“垂直思维”。相反,我建议大家采用横向处理方式。“横向思维”这个概念由发明家、咨询顾问爱德华·德·波诺(Edward De Bono)提出,“是一种打破逻辑局限,将思维往更宽广的领域拓展的前进式思考模式”。它在本质上涉及重新架构和横向思维。
突破不会在人们按照既定模式工作时发生,而产生于预设被抛弃、规则被忽视、创造力涌现时。正是因为摒弃了既定的有关比例和透视的假设和规则,毕加索和布拉克才得以开立体主义的先河。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曾经写道:“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的风景,而在于拥有新的视角。”
与人类的视觉原理一样,公司和其他类型的组织如果不能感知、解读来自其直接关注领域外的微弱信号并对其采取行动,很难高效地展开工作。
例如,成立于1888年的柯达公司在整个20世纪通过销售摄影胶卷和其他周边产品赚取了巨额利润。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初, 该公司的工程师就敏锐地洞察到数码摄影的巨大潜力,但最高管理层仅着眼于短期市场,认为大众会持续偏爱冲洗照片。结果呢?2012年,柯达申请破产。
正如泰勒法官所说——“人们通常只看见他们在寻找的东西,只听见他们想听到的话”,他们对意想不到的、不寻常的事情视而不见。
这里有一个在实践中运用横向思维的例子。爱彼迎(Airbnb)与酒店竞争业务并试图揽走原本属于银行的客户,它是怎样做到的呢?许多老年人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他们的储蓄不足以维系退休生活,他们又确实拥有一项非常有价值的资产——房产。有两种常规的做法可以在不出售房屋的情况下将房产变现:一种是从银行获得房屋净值贷款,但这伴随着承担债务的羞耻和每月还款的压力;另一种是获得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放弃房屋产权),但这样操作后子女就不能继承这个房产。
再来说爱彼迎,空巢老人可以将他们多余的房间租给将在本地短暂停留的旅行者,这样的安排赋予双方更大的灵活性。而且,如果空巢老人因经常旅行或看望子女而不在家,旅行者可以选择短期租赁整栋房子。无论哪种方式,空巢老人都能有收入并保住自己的房产。
如果没有以下这些融合趋势——生育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对公共养老金未来可行性的质疑、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的广泛使用,以及人们对共享经济而非私有财产的兴趣日益浓厚,爱彼迎不会如此成功。
在《趋势2030》中,我将引导大家去了解这些相互关联的事件,展示它们如何发展并在2030年达到临界值。
这个新世界的机遇与威胁并存,个人、公司和组织在面对机遇和威胁时都会有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然而,正如我在书中所阐述的,所有人都需要以不同于过去的方式看待这个新世界。
请记住,这一切已在我们的有生之年逐渐显现,并将一触即发。
《趋势2030:重塑未来世界的八大趋势》
2030: How Today's Biggest Trends Will Collide and Reshape the Future of Everything
作者:〔西班牙〕莫洛·F.纪廉博士(Mauro F. Guillen)
出版时间:2022-03
ISBN:9787521740011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预测当下到2030年全球人口、经济、商业、社会变化趋势的作品。作者通过七年的社会观察和调研,大量参考智库研究数据、学者观点、社会热点,分析预测了未来十年的全球发展趋势,其对经济、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版图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作者构思了一个逻辑严密的认识论体系,描述了八大趋势及其相互关系:
● 人口大逆转: 全球人口的失衡与下一次工业革命
● 银发族引领新潮流:跟上科技浪潮的老年群体,以及“老年”与“青年”的未来
● 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新旧中产阶级的碰撞与关注度之争
● 女性影响力增加:新百万富翁、企业家与未来领袖
● 城市成为变革引擎:气候变暖、城市生活方式、创意阶层
● 技术创新与未来:颠覆式创新、科技与伦理
● 共享与协同经济:共享骑行潮、网络效应和 85 亿人互联的力量
● 加密货币与区块链:印刷自己的钞票、区块链和现代银行业的终结
作者认为“部分趋势已初显”“在2030年前后会达到临界点”“我们需要为迎接机遇和挑战做好准备”。他还提供了应对复杂变化的横向思维方式以及七个生存指南。这本书为我们应对未来世界的巨变提供了一幅路线图,它有助于我们站在当下看未来,建立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认知。其中关于人口、商业和投资新机遇的洞见,对于组织和个人极具参考价值和启发性。
作者简介:〔西班牙〕莫洛·F.纪廉(Mauro F. Guillen)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院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管理学终身教授、耶鲁大学社会学博士、西班牙奥维耶多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曾为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成员、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副主席。研究领域:组织理论、经济社会学、比较社会学、国际化管理、竞争力和新兴经济体、数字平台。这本书是作者有关全球趋势的第四本书。此前,作者在Coursera和edX授课平台上分析全球趋势,吸引超10万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