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所谓的智慧城市就是由政府建立了一个大数据中心或者是云平台,把城市政府拥有的数据整合给一个机构管理,然后通过大数据简化居民办理事务的各种手续,或是通过数据信息建立城市的地理和规划模型。如此一来,就实现了城市的智慧化。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在规划管理方面,就已经满足了一部分所谓城市的智慧功能。
我们曾参加过多次国际智慧城市展,其实大部分从事智慧城市方案设计的公司,基本没有超出城市规划的范畴,仍然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中。而更多的发达国家智慧城市样板是和降低能源消耗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推广以碳中和为目标的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在这些智慧城市样板中,可以观察到一些节能建筑或者社区如何通过智慧化的系统管理来降低能源消耗等。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中国城市的智慧化水平已经远超西方发达国家。但也要看到,人们对于智慧城市的理解仍存在不少误区,对此加以厘清,才能让城市越来越有“智慧”。
谁是城市智慧化的主体?
首先需要看到,智慧城市其实并不局限在政府平台层面,也不仅仅只是某个节能社区或者建筑,而是涉及到更为广泛的城市范畴基于互联网的应用。
这里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应用体系。一是依托市场迅速发育的互联网应用功能已经普及到了社会各个角落;二是互联网的各类应用体系中已经有一部分转化为政府层面的应用,其中包括简化居民接受各种公共服务的方式,也包括对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大数据应用等。
基于互联网产生多种多样的智慧应用,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并客观上达成了城市节能减排的效果。例如,通过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等支付工具,可以减少人们去政府部门和企业办事儿跑腿缴费的成本,也减少了交通工具的使用。再比如,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普及,大大减少了对于公用交通资源的占用,而且节省了居民的时间,同样可以产生节能减排的效果。最为典型的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外卖和快递,在降低了人们出行成本时,也在抗疫物资供应保障中挥了极大作用。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让基于互联网和手机信令的智慧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并不是由政府去建立一个大数据平台就可以实现的,即使是政府主导的抗疫行动中也是如此。具体来说,整合了各个重要的数据公司,并根据规模化的数据进行各种防疫监测,并通过这些数据建立自己的核酸检测的应用系统,还跨地区联网实现了各地核酸检测报告互联互通。通过这套系统,既方便掌握感染人员的行动轨迹,也可以及时排查密接者,并迅速采取防范措施。
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以及手机信令等规模化大数据的功能,在城乡实现最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应该是重新理解智慧城市的关键。因为一旦把对智慧城市仅限于政府管理范畴的局限理解,调整为对城市智慧化的认知体系,就可以就把整个互联网市场以及全社会的互联网应用作为开发智慧城市的资源基础。通过充分发挥各类市场规模化数据的作用,让市场主体为城市治理释放更大的应用空间,同时也能降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以及其自建平台的投资、管理成本。
在这里,城市的智慧化平台并不是政府是否要自己建立的问题,而是如何充分利用市场资源的问题。以往各级城市政府热衷于自己打造所谓智慧城市,把更多资源花在建立效率较低的数据中心和智慧云平台上。未来应该意识到,城市的智慧化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企业作用,只用其中一部分的功能来满足政府的公共服务需求和社会需求。
需要澄清的几个认识
我们认为,实现城市的智慧化需要澄清几个认识。
一是需要充分重视互联网、手机信令,以及人工智能等各类市场主体,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应该一视同仁的予以支持。
二是要重视规模化数据的作用,正确看待拥有海量数据的企业涉及的所谓垄断问题。因为只有数据规模化或者实现全覆盖,其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才能更好地得到推广和普及,在应对突发性事件时,效果才能更为显著。
三是要支持互联网企业的各类创新。这其实是中国在城市智慧化方面领先国际的重要原因。每一项互联网应用创新都会冲击传统市场体系,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现象,包括就业转换过程中的“断层现象”。但是一旦新旧模式转化完成,人们可能获得极大的红利。随着各类城市智慧化应用的更多创新,城市政府也会是一个重要的受益者。因为每项创新都会带来社会和市场的便利,简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四是要在城市的智慧化应用方面打破区域界限,通过市场的方式实现跨区域的数据整合。从疫情防控经验上看,推动核酸检测报告及健康码数据的跨区域联通,可以大大减少社会成本,方便区域间人员和要素的流动。否则可能造成人员和要素流通的程序的繁琐,给社会以及经济的运行增加巨大的成本。
五是城市的智慧化并不是孤立的智慧化,而是按照市场规则覆盖所有城乡数据应用的过程。前些年许多城市投资建设了很多网络化社区,由于数据来源仅限于社区内,因此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但是从疫情防控来看,数据的应用规模越大,效果越好。因此,评价一座城市的智慧化水平高还是低,应该看它在互联网数据应用的覆盖能力,各种智慧化应用体系越丰富,应用方式选择越多,与其他城市的数据壁垒越小,这座城市的智慧化水平就越高。
创新的动力来自哪里?
城市的智慧化应用是否能产生创新,基于两个方面:是否存在潜在需求;互联网应用的设计者或企业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和动力。
前者既包括政府,也包括城乡居民在生活、就业以及服务方面的需求。而后者是通过技术进行创新,之后放大了满足社会需求的数据应用能力。不了解社会需求,或是没有收益动力,是不可能出现创新的。
从基本经济规律来看,政府虽然有城市智慧化的需求,但是因为它本身没有收益动机和提升效率的压力,很难推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只有市场竞争才可能会激发出企业无限创新的动力,同时这些创新应用也需要在竞争中经受考验,适应市场的可以继续发展壮大,不适应市场的则会被挤出市场。
因此,面对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认清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把城市的智慧化看作政府、社会和创新企业的互动过程,才可以恢复智慧城市的本来面目。
未来,城市的智慧化在公共服务领域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道理很简单,现在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在享受便捷的服务上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其中一些是可以通过智慧化的方式去解决的。具体来说,很多城市的缴费服务仍然处于数据分割的状态,还不能实现统一的缴费模式管理,比如,停车费和通行费还有没有实现ETC联网。另外,医疗数据服务还是各自为政,医院之间的检测数据不能互认和打通;教育资源在城市自身的区域之间配置不均衡,是否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普惠等等。这些都在体制上和利益分配方面,约束着智慧化的普及和广泛应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的智慧化应用看起来只是创新和市场化的过程,但在更深层次,则关系到体制改革和利益结构调整的问题。就那些已经实现城市智慧化的领域来看,大多是在体制和利益机制上不明确的空间中得到了突破。而在那些体制和利益结构固化的领域,仍存在着不小的挑战。
因此,如何推动城市智慧化应用更广泛的普及,如何把智慧城市从政府主导,调整为更偏重于社会应用,以及政府如何充分发挥智慧化社会应用的功能,应该是科技创新时代城市转型中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作者为独立经济学家
财经号所发布文章之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