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四步法

文 | 唐古伊·卡特林(Tanguy Catlin)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 、 保罗·威尔莫特(Paul Willmott) 麦肯锡前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  

2022年09月27日 10:38  

向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了企业和组织特别重视的一项变革行动。要想在数字时代紧跟潮流,传统型企业的高管团队需要正确的企业发展规划和与之匹配的管理思维,否则,极有可能走错方向,或者即便走对了方向,也可能速度太慢,抑或停滞不前。

“数字化”对自己的组织意味着什么?这是高管们必须首先回答并达成共识的问题。之后,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制定一个明确而连贯的数字化战略,并将其完全整合到整体的企业战略中去。

要想制定正确的数字战略,企业要回答三个关键问题:(1)最值得关注的数字机遇和威胁在哪里?(2)数字颠覆可能发生的速度有多快,规模有多大?(3)怎样才能更好地拥抱这些机会,更好地配置资源以规避主要威胁?

 

制定正确的战略

绝大多数公司需要对症下药,采取战略措施来解决这三个问题。这些措施包括:

· 小规模转型自身业务模式,以进入新市场或重新定义现有市场;

·紧跟潮流,抓住行业发展所带来的价值;

·积极重新配置资产,从受到数字威胁的领域转向受益于数字化的领域;

·通过数字途径和工具,提高现有业务模式效率;

·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数字战略至关重要;

·大胆将眼光放远,不过分追求短期的财务业绩,能够承担适当的风险,对数字化举措和IT架构进行大规模投资;

·将数字化整合进公司战略,使数字化成为业务核心,自然形成内部协作,公司治理也会并重数字化需求,因为战略优先与投资决策现属同一个流程;

·坚持不懈关注客户需求,有助于公司在关键领域不断创新。虽然最初期客户的数据有时候会误导业务的方向,但是他们的行为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渗透大众市场。公司可以通过多种场景(如视频会议、短信和线上聊天)与消费者建立直接的连接。

一旦公司经过深思熟虑达成一项战略,它们就必须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只对表面皮毛修修补补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大规模能力建设

要想数字化一举成功,一些特定的能力,尤其是那些夯实关键流程和工作内容的能力至关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模块化IT平台与敏捷技术交付能力,它们让公司在快速发展的世界中随时与客户保持同步。

在调研中表现优异的企业往往能够通过数字方式与客户互动,并在以下四方面优化它们的成本效益:

第一,基于大数据的决策。优秀的数字化企业善于紧跟顾客的数字化消费决策之旅;

第二,与消费者建立联系;

第三,流程自动化。优秀的数字企业会将自动化的重点放在流程设计上,并在过程中不断进行试错和优化;

第四,双速IT。领先企业通常既有专业高速的新IT能力,以实现快速产出,亦对其传统的IT能力进行了优化,以支持传统的业务运营。这种IT架构可以支持两种不同的运营速度。一方面,面向客户的技术灵活多变,能够快速反应。例如,这些技术可以在几天内就开发部署完成新的微服务,或几秒钟内为客户提供动态的个性化网页。另一方面,核心IT基础架构牢固,可以支撑高质量的数据管理和内置的安全保障,旨在确保交易与支持系统所需的稳定性和灵活度,保证核心业务服务的可靠性。

 

 

快速、敏捷的企业文化

强大的技能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公司也大可以将传统文化与速度、灵活性、开放度和学习能力相结合,弥补其技能的缺失。优秀的数字化公司,都会采取DevOps、持续交付和敏捷等边测试边学习的软件开发方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种边测试边学习的方法结合了自动化、监控、社区共享和跨部门协作,将各自为政的职能与流程融入到快速变化、以产品工作为核心的文化中去。

在技术和产品产权共享的环境中,数据使用能快速得到普及,将复杂性降到最低,并且能快速进行资源再配置,建立一个可循环、模块化和可交互的IT系统。想要塑造这种协作、敏捷的文化,高管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四个关键领域。

第一,外部协作。通过发展鼓励协作的企业文化,企业能够参与到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中,与非本行业内的企业进行合作、深度学习和协同创新。

第二,风险偏好。数字行业的领军企业普遍敢于采用大胆的举措。相比之下,落后企业的高管则偏向于规避各种风险。

第三,大规模地推广边测试边学习的策略。敏捷文化的核心是边测试边学习的思维方式和产品开发方法,这种模式可以在任何成熟企业的项目或流程中得到有效应用和转换。

第四,内部合作。无论数字化与否,团队协作都格外重要。

 

 

组织与人才

除了战略、能力和文化之外,领先的数字公司在管理人才、流程和组织架构方面也采取了统一的举措。

第一,吸引和培养数字化人才。高管团队里需要有一位主管数字化的领导,将业务、营销与技术专长方面的人才结合起来。但同时,中层的才干也很关键。他们才是脚踏实地,深入一线的骨干,数字举措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他们,因为他们才是最终将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的中坚力量。

第二,对数字化进程进行实时监控。领先的数字企业都会经常性地,甚至实时地追踪数字化KPI,并就此展开沟通。它们根据数字化的优先级衡量这些KPI,并确保高层能监督和管理这些指标。

第三,采用非传统结构。尽管没有适用于所有公司的万全之策,但是高“数商”的企业的组织结构都经过精心设计,完美贴合企业现在的数字转型阶段。

数字化成熟之旅需要公司领导层的全心付出,并持续对人员、能力、技术和文化变革进行投入。企业成功的第一步,是清楚认识自身,明确长期战略机遇,并乐于试错,不断改进解决方案。(选编自《哈佛商业评论》同题文章,有删节)

更多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