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新中产”的标签横空出世,并指向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拥有优良的教育与工作背景、专业的知识与能力素养;他们为自己搏到了足以支撑精致生活的经济资本;他们一边为商家营造出的氛围感和故事买单,近距离享受着城市的光鲜,但另一边,这种光鲜也对他们形成了巨大的束缚与紧迫,让他们倍生焦虑。
新中产,精致生活的代名词
何谓新中产,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据中国《2021新中产白皮书》的资料描述来看,这个族群一般具有四大特征:
“新时代”:80后、90后为主力军,平均年龄是33.7岁,25岁-40岁的人群占比高达61.4%;
“新能力”:教育背景良好,本科以上学历占比59.7%,多从事白领工作;
“新经济”:多居于国内一二线城市,人均年收入达30万元,平均住房数2.4套;
“新追求”:注重消费中的服务体验,看重品牌价值观、审美观,偏好精神层面认同
如果按照这个计算方法,那么目前中国已有约超2亿人的新中产阶级群体。这个比例,足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碎片里,随时随地感受到他们的影响力。“私人订制、奢侈品、新科技、匠人精神、露营热、健身潮、飞盘赛⋯⋯”各种精致又不失优雅的消费名词,想必你或多或少被刷屏过。
总之,新中产在某个程度上,已经等于既有钱又有闲的代表。但,谁的身后没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生活现实?如果你也是一位新中产,接下来的内容你一定会有所感触。
理想和尴尬,新中产的压力与焦虑
“房价、教育、医疗、养老”,这是普罗大众在人生中最不可避免的四座大山,对于新中产来说,它们的重量与压力更甚。
新中产们关心房子,除了栖身的基本需求,更是为了让资产保值、增值,为自己带来安全感和成就感;看重下一代的教育,是望子成龙的社会特点,想要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跃迁向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关注医疗和养老,是为了让家人能够避开一切不确定的威胁,让家庭成员的人生有顺利的保障,也是为了保住“阶级标签”。
于是,对上述每一座山,新中产们都得登得更高,看得更远,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纷纷挤压了储蓄,不自觉间就陷入了“中产收入陷阱”,最后便发现自己口袋里的钱变得越来越少。
当自身的财富积累速度不足以应对时代的高速变奏,当理想的生活与尴尬的处境同时共存,在这两股不同力量的双向拉扯下,“焦虑”便自然应运而生了,导致无论是在财务上还是心理上,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破局“解药”,用忧患意识赢未来
年轻时,我们总是善于乐观。乐观到下意识地会以自己“最佳的经济能力”去畅想未来,去撬动杠杆,同时主动屏蔽掉在未来的时间里可能存在的种种不确定风险。以房贷为例,据数据,七成以上的新中产阶层拥有房贷,其中水平较高的甚至是达到了300万元以上。更为重要的是,房贷还款期限都是动辄长达30年,并且每月还款额都是参照职业黄金期的最高收入,这使得按揭贷款的后半程,中产家庭收入覆盖按揭贷款的难度将可能越来越大。
而现实是,忧患总是存在的。当下疫情已行至第三年,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感受,钱越来越难赚了。一轮又一轮的封控措施,波动的外部市场,带来了更加不稳定的经济环境。工资上升空间变小,甚至许久未变,或许早已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摸到了“天花板”,但与此同时,各方面的生活成本却在逐渐上涨。万一再面临裁员、停工、降薪等意外,新中产将是被影响最大的一群人。
开源不成,就只好节流?为了缓解焦虑,一部分人会降低自己的财富增长期许和消费欲望,从账面富贵的情况之中逃离,开始“报复性省钱”,即只要我不花钱,钱就一直会在。但真的是这样吗?货币贬值之下,如何打赢与通货膨胀的正面战?物价的CPI上涨之下,你是否真的有效结余?
其实,真正的解药,是应该重视起这个问题——如何趁现在,利用忧患意识,为自己做一次正确的规划,为人生做一次正确的选择。钱是规划出来的,而不是省出来的。合理的财务规划和充足的保险保障非常重要!
目前,关于家庭资产配置的方法,引用最多的,就是美国标准普尔公司提出的1-2-3-4的家庭资产配置模型。
所谓1-2-3-4,就是把家庭整体可投资的钱,分成四个部分。首先是要花的钱,留取10%,主要用于六个月的日常开支,比如衣食住行,都在这个范畴里面;第二部分是20%的钱,叫保命的钱,主要用于家庭保障,配置的主要是保险产品,专款专用,比如车险、医疗险、重大疾病险等等;第三部分叫生钱的钱,大约30%,用来博取良好收益,用于投资股市的产品,比如股票、基金、地产等;最后一部分,剩下40%的资金,叫保本升值的钱,主要配置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获取稳定收益。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把家庭资产分成四个账户,这四个账户作用不同,所以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各不相同。是在调研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后,分析总结出他们的家庭理财方式,从而得出的结果。因此,“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被公认为目前最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分配方式。
如果“中产家庭”可以按照上述四个账户进行家庭资产的合理分配,就有极大的概率可以保证家庭资产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
解决财富困境:合理的资产配置是重要方式
既然是对财富资产的合理规划,那么对于财富的流通性、安全性则都应考虑兼顾。根据胡润研究院去年发布的《2021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风险管理白皮书》(下称“白皮书”)专业数据显示,目前高流通性,流动型理财产品(储蓄、货币基金、短期国债等)是最受高净值人家庭的青睐。
同时,从金融工具的资金配置比例来看,安全型(商业养老保险等)和高回报的投资型(股票、非货币基金、黄金、外汇等)是高净值人群对于家庭资产长期保障和增值最广泛使用的资产配置手段。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今年以来,“风险社会”理论被反复提起(其指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社会里,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存在威胁)。
可以看到,疫情的影响抑或是地缘政治、经贸摩擦的频起,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化格局中,相关风险对于资产配字的影响也在加速传导。在此环境下,中产群体资产配置的避险需求明显提升,大量机构及媒体报道均指出,居民趋向风险管理,抗风险的安全保障类消费、投资需求正在加速增长。比如保险类产品就愈发成为资产配置的首选方式,因为保险可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和人生周期内必然经历的重要阶段,比如:因意外导致的疾病发生的大额医疗支出、养老、孩子的教育、把钱传给下一代。在白皮书中就有数据显示,71%的高净值人群选择配置保险产品,48%配置有利于资产传承的相关保险,如增额终身险、人寿保险等产品。
保险作为金融工具,可直接和保障以及财富保值紧密联系,自然也会受越来越多用户在资产配置时普遍的偏爱。提前规划充足的保险保障,可以让更多的中产群体进可攻退可守,从而保障自己的家庭品质生活和家族财富的不流失。
对于中产家庭来说,一份相对全面的保障方案,至少需要包含以下五类产品:
一、重疾险
配置理由:所有家庭成员,尤其是经济支柱罹患重疾,造成的医疗、康复费用支出,以及弥补无法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人一生中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高达72%,截至到2020年,全球癌症发病率或许将再增加50%,即每年新增1500万癌症患者。但罹患重疾并非最可怕的,罹患重疾后所需要医疗及康复之处才是家庭面临的大问题。
二、定期寿险
配置理由:避免家庭经济支柱离世,留下的贷款、债务、赡养子女老人等责任。定期寿险能够在不同人生周期锁定人力资本价值。
三、意外险
配置理由:中国是人口大国,每天仅因为交通意外身故的就有上百人,意外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发生意外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财产损失,给受害人及家庭带来重创,造成一段时间内生活水平下降,甚至难以继续。而且意外险是一款高杠杆的保险产品,几百元就能获得上百万的身故保障。
四、医疗险
配置理由:在大病和重大伤残面前,社保能报销的费用非常有限,目医疗险可作为社保的补充,用于报销大额治疗费用支出,减轻支出带来的经济压力。
五、年金险或储蓄型终身寿险
配置理由:我们的人生需要现金流管理、子女教育、养老支出等系统性规划,均衡合理的资产配置才是上策。
中信保诚“基石稳利”年金保险,就是这样的优质产品。锁定百岁人生等长增额现金流,实现财富的稳定增长,为家庭财富带来踏实的安全感:
1.确定的金额
领取的生存保险金以每年3.5%的比例递增,金额写入保险合同,资金安全有保障。
2.确定的时间
从第五个保单年度开始,每个周年日生存可定期领取一笔增额保险金,锁定百岁人生等长现金流,能够抵御通货膨胀及医疗通胀。
3.确定的对象
生存保险金定向给付给被受益人,让现金流可以根据意愿传递给确定的对象。客户亦可选择关联万能账户进行二次增值,投保人作为万能账户的掌控人,可以为其资金安排,提供更多便利。
4.确定的用途
每年确定获得的现金流收入,可满足子女教育、医疗支出、养老规划等生命周期内的确定性费用支出,不会受到其他风险事件的影响。
5.确定的安心
中信保诚人寿两大股东实力雄厚,中国中信集团和保诚集团两家、金融集团强强联手,拥有穿越多轮经济周期的经营经验,是客户资金托付的强力保障。
我们的人生需要现金流管理、子女教育、养老支出等系统性规划,均衡合理的资产配置为上策,稳若基石的配置结构则为您抵御人生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力争实现长周期资产收益。
(编辑:杨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