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曲向军:打造可持续金融的十大举措,CEO需要做什么?

来源 | 《财经》新媒体   

2023年02月28日 22:17  

本文2260字,约3分钟

2月26日,由《财经》杂志、《财经智库》、财通汇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经济重构中的财富管理态势”在北京举行。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中国区金融机构咨询业务负责人曲向军在发言中表示,可持续融资市场潜力巨大,截止到2021年底,全球可持续融资的合同存量达到1.6万亿美元,碳许可交易市场规模达8500亿美元。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中国区金融机构咨询业务负责人曲向军

曲向军指出,就中国市场而言,到2021年底,中国绿色融资市场高速发展,绿色贷款已经达到了人民币16万亿,过去四年的复合增长率是25%。绿色债券种类在中国市场不断丰富,余额存量已经达到人民币1.7万亿,增速为38%。中国很多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在全球ESG评级已经达到A级。越来越多投资机构都在关注ESG投资和可持续投资。

曲向军认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每年绿色融资的需求大约为8万至11万亿,“这是未来25年到30年整个的盘子,潜力巨大。”金融机构可以聚焦五大方面、十大举措,抓住ESG市场机遇。

以下为发言实录:

简梦雯:曲总在金融机构咨询方面有非常多实战经验,曲总也为国内外多家领先金融机构提供过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项目的咨询服务,其中包括了ESG范畴的规划,下面有请曲总。  

曲向军:谢谢主持人。我想分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我们先看一组数据,对银行而言,绿色金融确实存在巨大机遇。第二,看一下成熟市场和中国领先金融机构如何布局抓住这些机遇。

有五组数据可以看出现在绿色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首先看一下全球数字,一个是可持续融资,截止到2021年底,全球可持续融资的合同存量为1.6万亿美元,可持续投资规模为35万亿美元。碳许可交易市场是8500亿,这是全球的数字,存量非常可观。

然后再看中国市场,到2021年底中国绿色融资市场高速发展,绿色贷款已经达到人民币16万亿,过去四年的复合增长率是25%。绿色债券种类在中国市场不断丰富,余额存量已经达到了人民币1.7万亿,增速38%。在绿色投资方面,中国市场上参与ESG投资的机构包括公募基金、私募、银行理财子以及碳交易市场。这些机构参与的绿色投资规模总计约人民币一万亿,公募将近6000亿,银行理财子约1500亿,私募3000亿,碳交易达到了人民币80亿到90亿。而且比较好的是,中国一些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在全球的ESG评级已经达到A级,当然未来我们还有很多潜力。

关于未来的预测,李俊峰主任谈到了国家战略和一些数字,目标很清晰。未来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果国家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中国绿色融资需求在8万到11万亿,这是未来25年到30年整个的盘子,潜力巨大。

从银行资产负债表来看,可持续融资占总资产比例偏低。我看了一下国内银行,这一比例一般在8%到10%,即ESG融资占到整个资产负债表资产的8%到10%。国外市场,比如高盛计划在2030年达到64%,花旗是45%,汇丰是34%。到2030年以前,中国银行业在可持续融资和绿色融资方面有巨大增长潜力。

最后还有一组数字可以证明这个市场的潜力,就是投资。我们在过去几年也看到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关注ESG投资和可持续投资,麦肯锡研究表明,中国市场在ESG投资领域未来几年有10大主题,将带来8万亿投融资机会,所以大家会非常关注,从银行到投资机构非常关注细分的10个大类市场,在投资选择方面非常注重可持续投资和绿色投资的机会。

简梦雯:曲总经验非常丰富,对银行业管理端ESG发展方向和趋势给我们做一个总结和点评。

曲向军:为了抓住这个机会、更好推动ESG战略,我们建议金融机构可以从五个方面、十大举措进行布局。

第一、目标定位:制定清晰、可量化的绿色融资目标。银行需要从自身可持续使命出发,自上而下明确“绿色银行”战略定位,由行领导挂帅引导战略落地,制定清晰、可量化的绿色融资目标,明确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方向。

很多机构对投资者的年报信息披露第一条,就说在银行战略层面CEO的首要任务是对可持续发展采取有影响力的行动,这条尤其重要。

第二,在银行的客户结构,行业组合,包括信贷组合管理、风险偏好等几个方面一定要把ESG嵌入到整个银行管理流程。

第三,数据和系统以及平台,要建立起真正的支持能力。但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金融机构都是挂着这个名号,并没有真正落实。怎么从“抹口红”真正把这个事情落地,包括数据支撑、系统、平台,这是第三。

第四,客户层面,除了新选的一些客户,包括能源、地产、交通之外,其实更重要的是现有客户的结构转型,我们看到成熟市场的机构会注重这方面。金融机构的存量客户中很多都属于传统产业和制造业,他们是碳排放大户,首先要推动他们转型。

第五,组建联合作战的敏捷团队。把这些内容落实到银行的组织架构里面,我们会看到不同机构通常有两类做法,一类是成立一个CEO也就是行长牵头的委员会;第二类是在总行层面成立两个专业组,一组推动客户行业信用审批以及数据平台建设,还有一组是专门应对跟监管有关的内容,包括评级、压力测试、气候风险的影响,成立专门针对监管和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技术性团队,除了以上方面,当然还包括产品创新、交易所等。最后是生态搭建,这里面建议金融机构采取三步走的路径,把银行内部以及跟各类评级机构以及同业借鉴的平台搭建起来,然后迭代式推动。

我们总结了以上五个方面的十个举措,供金融业高管参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