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晚间,大众汽车宣布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以每ADS 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财经》新媒体采访时表示,大众与小鹏汽车合作背后,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技术正在加速崛起,并已获得国际车企认可。
据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孟侠介绍,大众收购小鹏股权后所定目标为从2026年起推出两款新的智能网联车型,并以大众汽车品牌来开拓新的客户群体。
受此消息影响,小鹏汽车(09868.HK,NYSE:XPEV)股价一度飙升。截至26日美股收盘,小鹏汽车股价上涨26.66%至19.455美元。在港股方面,27日盘中小鹏汽车股价涨幅一度超33%。
与此同时,该消息同样提振A股整车板块,27日开盘,板块集体高开,包括德赛西威(002920.SZ)、方正电机(002196.SZ)、银轮股份(002126.SZ)、拓普集团(601689.SH)、保隆科技(603197.SH)等在内的小鹏汽车产业链相关个股盘中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分化局面愈发明显。作为造车新势力头部车企的小鹏汽车却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现象,连续六个月交付量不足万台。而在此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表示,300万辆销售规模只是新能源车企的入场券。
“小鹏交付量下滑与车型换代不无关系。一方面,随着新能源行业发展,作为昔日小鹏爆款车型P7因周期过长致使其在市场中的优势不断减弱,另一方面,P5、G9市场销量未及预期也是不争的事实。”国产新能源车企内部人士表示。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大众汽车在燃油车领域占据大量市场份额,但在新能源时代却面临发展失速的挑战。大众一经销商告诉《财经》新媒体,今年上半年,为了加速清理库存,其所在门店推出了购买新能源车赠送燃油车的活动以期促进消费。而在今年7月,大众ID家族又迎来了全面降价促销,试图以低价换取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型交付量为8.97万辆。同期,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已达到了374.7万辆。换而言之,在新能源领域,大众在中国所占市场份额不足3%。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认为,新能源汽车背后除了电动化外,智能化也是决定车企发展的关键。大众与小鹏合作一定会带来竞争压力,但同时也是双赢。借助小鹏汽车的平台,大众汽车将进一步加码新能源行业,销量有望提高。小鹏在销量下滑、缺乏资金的背景下,通过转让技术不仅可以获得营收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的品牌背书,对其出海发展有所帮助。未来,面临新能源转型压力的传统车企与拥有领先技术的车企新势力或成为行业新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