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帽子跨境生意的“90后厂二代”柳文海怎么也没有想到, 去年的“黑五”期间,他一下子销售了至少70万顶帽子,不但清空了仓库,还将父辈积压了十多年的老款帽子全部售罄。作为去年9月首批入驻多多跨境的商家,订单的疯狂增长让他始料未及,今年他提前铆足了劲迎战“黑五。
与柳文海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保温杯、百洁布、陶瓷等众多生产型外贸商家,他们都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加入多多跨境平台。一段时间下来,平台巨大的流量和雪片似的订单不仅一改此前生意低迷的囧境,更是让他们看到了新模式创造的新希望。
除了肉眼可见的红利之外,多多跨境平台的吸引力还在于助力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外贸生产企业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这让众多商家看到“品牌梦”实现的可能。目前多多跨境“全托管模式”为商户建立了一条更低成本、更高增长,以及更低门槛的出海路径。同时自由的创作空间让商家更加专注在设计研发生产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业内人士认为,多多跨境的一系列改变正是顺应了中国企业建立自主品牌的发展趋势,在跨境电商行业为商户开辟了一片崭新的成长空间。
商家实力备战“黑五” 平台多措并举刺激海外销量增长
经历过多多跨境“黑五”大促的商家对订单量猛增胸有成竹,去年整个“黑五”期间,柳文海在多多跨境、亚马逊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总订单量有10万单,今年他保守预计仅在多多跨境上的订单就能达到20万单。因此柳文海把备货时间提前到今年“黑五”到来前的一个半月,并按照去年同期5倍的销量备货。
柳文海告诉笔者,目前他的工厂大约准备了25个爆款(即日销1000以上的款),每款产品备货大约5万顶,还预留了部分半成品。此外,为了防止产能跟不上销量,他还联系了一批外包工厂,大概有60台机器帮忙备货、备材料,日产能可增加至少四万,增幅近六成。
对多多跨境“黑五”大促持有乐观预期的不止柳文海。95后“厂二代”王博文今年第一次参与多多跨境的“黑五”大促,他笃信销量应该有较大的增长。一向不提前备货的王博文今年更是为多多跨境做了转变,提前对预测的爆款进行备货,备货量在平均日销的7到8倍左右。
柳文海和王博文等商户纷纷提高销售预期的背后,是多多跨境平台通过对“黑五”大促提供保障的方式给到商户经营确定性。商家们明显感受到今年“黑五”期间,多多跨境在加大投放力度。
在“黑五”大促前夕,为了解决跨境电商物流问题,平抑高涨的空运价格,多多跨境打通海运快船渠道,推出了费用成本更低的海运物流。与此同时,平台还上线了新的物流选取工具,帮助商家找到更优惠的国内物流供应商。
柳文海举例称,除了取件时间从晚上八点推迟到了九点,运输时间也大幅缩短,商品到仓时间从4天减少到了2天。此外,今年中通、安能等十几家物流的加入为商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黑五”大促不仅是海外消费者的购物狂欢,也是关乎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全年业绩的一场关键战役。饱受行业洗牌、产业链升级、成本上升等挑战的跨境卖家们,将订单增长的希望寄托于这次活动。多多跨境通过多项举措降低商品出海成本,将进一步提高跨境商家市场竞争力,帮助商户在“黑五”大促中保持高速增长。
加码供应链降本增效 “全托管模式”助商家轻松出海
除了帮助商家在“黑五”等大促节点获得高速增长,准入门槛低、出海成本低、中间环节少以及有更长期稳定的订单,是商家门选择入驻多多跨境平台更为重要的原因。而实现这一切变革的背后,都源于多多跨境的“全托管模式”和“柔性供应模式”。
去年9月,拼多多正式启动出海扶持计划,推出多多跨境的全托管模式,并率先在美国落地,帮助中国产能旺盛的制造业集群与庞大的海外消费者之间架起桥梁。在该模式下,入驻多多跨境的国内商家只需要把商品提供给平台,并保证产品品质和履约时效,平台就会完成包括营销、跨境物流、售后、法务、知识产权等几乎后续所有环节的运营工作。
以柳文海的帽子工厂为例,一顶帽子从浙江义乌车间到海外消费者的全过程中,商家只要生产出商品后将其发往多多跨境国内仓,之后包括运输、配送、运营、翻译等工作全部由多多跨境平台完成,商家无需承担运输途中风险和到地配送压力。
柳文海表示:“相对传统跨境电商平台,多多跨境节省了包括人工、物流等方面的成本。在传统跨境电商平台,这些成本要占据产品售价的30%,但在多多跨境上仅为10%。”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帮助商家拓宽订单渠道,带来长期、稳定的订单,多多跨境平台还通过少量、多次、快反的“柔性供应模式”识别,归集不同国家市场的消费需求。
去年,多多跨境推出了JIT模式(即先出单后发货的预售模式)。在此模式下,商家开发新品后,可以先发首单到平台国内仓进行测款,如果获得了市场认可再加大生产。与此同时,商家无需提前备货发到多多国内仓,而是根据实际产生的销售订单,在24小时发货到多多跨境国内仓,极大减轻了工厂的备货压力,
在浙江金华做百洁布产品的“厂二代”龚智瀚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自己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多多跨境上高峰时可日销万单,相较于其他传统跨境电商平台,多多跨境的特点之一是订单出量大且可持续。多多跨境平台还可以帮助商户更准确识别消费者需求。取得成功经验后,商户对全球市场的感知会更加灵敏,对市场动向的判断也更加精准。
金华百洁布商家工厂 摄影: 刘洲洲
在龚智瀚看来,单量是一个工厂流动的血液,足够的单量才能支撑工厂的健康运转,降低开发创新的边际成本。“很多传统供应链工厂丢失订单后,也就逐渐丧失了参与产品迭代创新的机会和能力,被迫远离消费者需求。”
打造国产自主品牌 新兴跨境电商搅动市场格局
传统代工厂商夹在品牌方和销售端中间,开发设计被品牌方把控,销售被贸易公司把控,代工厂话语权很弱,利润空间也处在产业链较低端。
在我国,包括广州女装、金华保温杯、温州鞋业等点状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在为海外客户做代工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生产制造经验,然而由于企业没有直接获客的能力,只能依靠渠道中间商赚取微薄的利润。
当越来越多有见识、有抱负的年轻人接管工厂后,他们不甘心企业一直处在产业链低端,试图通过打造自主品牌掌握更多话语权和自主权,而多多跨境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王博文从耶鲁大学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浙江武义接手了父母的保温杯工厂。去年3月,他计划出清一款冰沙杯库存,因为多多跨境销售链路更短,所以他选择将这款冰沙杯放在多多跨境售卖。很快,这批滞销货全部售罄,甚至还需要补货,让他看到了多多跨境的增长空间,更为关键的,他发现多多跨境是一个可以帮助厂家搭建品牌的渠道。
保温杯流水线 摄影:张建
“多多跨境对于海外消费者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对于想要打造新品牌的工厂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王博文表示,由于经营时间较短,虽然目前多多跨境的销量对于整个公司占比不算太多,但仍然看好这块业务,因为这是一个做品牌的好渠道,平台不仅鼓励商家用自己的品牌销售商品,还会在产品设计等方面给予支持。
无独有偶,此前为迪士尼、俄罗斯航空等做代工的潮州东阳陶瓷在去年10月开拓了多多跨境渠道尝试零售业务。潮州东阳陶瓷总经理何佳阳表示,今年,东阳陶瓷在多多跨境平台日均销售5000单,临近“黑五”,平台上一家店铺日销售额已经逼近11万元,高于历史峰值,“增长非常明显,不是单品的爆发,而是感觉店铺整体都在涨。”。
东阳陶瓷工人作业中 摄影:张建
除了寻找新增量,降低风险也是外贸商家们选择多平台布局的重要原因。龚智瀚发现,将太多产能放在同一类型的渠道上的做法风险太大。从调整产能结构、提高盈利水平的角度出发,他从2018年就开始布局跨境电商平台。目前他的工厂中传统外贸与跨境电商占比为七成和三成。龚智瀚认为,更加合理的渠道分布应该是六四分。所以,接下来他会进一步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投入。
实际上,近两年,跨境电商这一新业态、新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外贸的新风口,很多传统外贸企业正逐渐由原来单一的代工业务,向建立自主品牌和营销渠道多元化转型。
而这些外贸商家的故事正说明一个事实:跨境电商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市场不再完全由传统跨境平台或线下外贸渠道主导,多多跨境等新兴跨境电商平台也占据一席之地,更多业态的出现能够让商家和工厂有更多选择,同时也让他们的生意有更多生机和话语权。面对新变局,不论是商家个体还是外贸行业,拥抱新变化都是他们需要直面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