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经过十年发展,京津冀三地从过去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协同发展,区域竞争力大幅提升。
近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年来,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9倍;三地分别为43760.7亿元、16737.3亿元和43944.1亿元,是2013年的2.1倍、1.7倍和1.8倍。
数据还显示,京津冀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三次产业构成由2013年的6.2∶35.7∶58.1变化为2023年的4.6∶27.7∶67.7,第三产业比重提高9.6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三产占比保持在八成以上,天津占比超六成,河北突破五成且提升最快,三地三产比重较2013年分别提高5.3个、8.6个和11.4个百分点。
从发展动能来看,新兴经济快速发展,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15年的8719.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8766.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9%,提高7.7个百分点;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7%,较2014年提高1.4个百分点;河北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4%,比2013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三地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与2019年相比三地均增长20%以上。
经历十年来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创新协同的不断增强,京津冀正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
产业协作,协同创新
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京津冀三地优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产业协作加速推进。
据悉,当前三地已经协同编制完成六条产业链图谱,启动产业链“织网工程”,生命健康、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去年11月,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合主办2023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并首次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联合招商,达成意向签约项目152个,意向投资额超千亿元。大会发布了“五群六链五廊”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图景。
未来,三地将围绕这一图景进行产业链的重点布局与协作。六条产业链分别为氢能、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六大跨区域产业链图谱亮相,成为投资京津冀的导航图。
例如氢能产业链,京津冀地区是全国最早开展氢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的地区,当前京津冀氢能产业链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科技、产业与应用协同基础。
“当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已经由疏解存量向共谋增量转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党组书记、会长任鸿斌表示,随着协同创新与产业协作的加速,京津冀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日益融合,“五群六链五廊”产业协同发展格局逐渐形成。
除了产业协作,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驱动力也在逐步增强。十年来,京津冀共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并设立天津、通州、燕郊等分中心,加快创新成果孵化转化。京津冀三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十年来,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80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累计设立分支机构超过1万家。
近日,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3》,2013年至2022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97.6,年均增速为12.9%,而且京冀、津冀间创新指数的相对差距缩小。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京津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4260.9亿元,是2013年的2.2倍;R&D经费投入强度为4.28%,提高0.85个百分点,持续高于全国,北京贡献突出,为6.84%;每万常住人口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57.9人年,较2013年增长44.8%,河北增速最快,达74%。2022年区域劳动生产率达到18.5万元/人,较2013年基本实现翻倍。
据了解,去年11月,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会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协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初步形成 “三圈”组成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在协同发展之下,近年来京津冀都市圈、城市群建设也在提速升级。
今年1月14日在北京“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中,北京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穆鹏表示,“国家已经明确要求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将有利于北京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据悉,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已初步形成了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组成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其中,“通勤圈”是现阶段首都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主要是促进环京地区深度融合,完善区域快线,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形成同城化效应;“功能圈”主要是促进京津雄联动发展;“产业圈”主要是促进节点城市强链补链,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氢能等重点产业链,形成紧密分工协作格局。
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圈联动之下,2023年上半年,首都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万亿元,占京津冀地区的近四成,通勤圈、功能圈和产业圈占首都圈的比重分别为10%、37.9%和52.1%。首都圈产业结构为4.7∶38.0∶57.3,通勤圈第三产业占比最高,达68.8%,产业圈第二产业占有较高比重,为43.1%。
在首都都市圈建设中,交通一体化是重要内容。以区域交通设施一体化为支撑,推动形成环京地区通勤圈。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形成。截至2023年11月底,京津冀“定制快巴”已开通6条主线、36条支线,累计开行2.64万班次,客运总量突破100万人次。
今年1月,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正式开幕。会上,审议了《关于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下称《计划报告》)。《计划报告》提出,北京市计划今年落实的八大任务之首是“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24年将以“新两翼”带动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
据了解,下一步将实现“北京+雄安”政务服务同城化;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和建设,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启动东六环高线公园建设,实现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具备通车条件,加快实施轨道交通101线。同时,谋划推进环球主题公园二期;唱好新时代京津“双城记”,深化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天津中关村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等合作园区建设;推动毗邻地区深度融合发展,支持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