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当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也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
自去年9月首次提出以来,有关新质生产力的讨论就不断展开。统计显示,在31个省份今年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有29个都提及“新质生产力”。而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外界看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系统性地提出具体抓手和路径,释放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不仅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而且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还要进一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此节点下,我国将如何通过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些举措又将为区域发展带来何种机遇?
瞄准未来产业赛道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概括来说,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而落到产业维度,要匹配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加快转型升级是重中之重。
具体来看,一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样被重点提及。
某种程度上讲,在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上,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成为未来城市抢占战略制高点的比拼关键。
以未来产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主要城市中,已有超过10座城市明确将未来产业纳入今年重点工作。其中既有深圳、上海、苏州等“实力派”制造业强市,也包括合肥、济南、福州等“后起之秀”。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无疑为各地下一步突围竞逐带来新的机遇。
瞄准这一发力点,已有不少城市率先布局、行动起来。
其中,上海、广州、杭州、济南、青岛、合肥等多个城市,均新晋提出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的目标。“最强地级市”苏州更是早在去年9月就曾发文明确,“积极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在制度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应用等方面探索先行”。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有观点分析指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区域不均衡的特征,各地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应结合地方实际分类施策。
这也意味着,在各地瞄准“未来产业先导区”的同一目标下,重点方向与实现路径却不尽相同。
例如,从各地部署的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看——
深圳明确培育具身智能机器人、合成生物、脑科学与脑健康、细胞与基因、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新增长点;
上海提出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
青岛积极抢占基因与细胞、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空天技术等产业新赛道;
合肥则着眼扩大量子信息、空天技术、低空经济、聚变能源、下一代人工智能等先发优势……
畅通创新良性循环
据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介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10项重点工作任务,有9项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任务一致。
其中新增的一条,便是作为专章放在第二位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黄守宏解释,考虑到科技、教育、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考虑到党的二十大把“科技、教育、人才”单列一章,所以增加了这一条。
紧随“新质生产力”相关部署之后,科技、教育、人才为何如此重要?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同我国转向创新驱动、走向高质量发展历史性交汇。产业创新的底层动力来自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跃升的必然选择。
而人才决定科技创新成效,教育则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迈上新台阶。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的‘科学的春天’已经扑面而来”。
畅通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首先是增强三者的自身力量。
以教育为例,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但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仍面临高校结构失衡、高教资源布局失衡等短板难题。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其中还特别指出,要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
在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看来,中西部高校在数量上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客观上,东部地区高校和中西部地区高校在教育经费投入、高水平大学分布、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特别是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差距尤其明显。
为此,邹联克建议,调整优化区域高等教育战略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差异发展、特色突进,支持培育建设重大平台。
载体和平台建设,在创新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最新部署,将完善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发挥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等。
这也是当下各地布局和竞争的重点。以作为创新平台“金字塔尖”的国家实验室为例,根据公开信息,目前广东、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等省份均已实现突破,而包括河南、湖南等省份在内,更多地方仍在孜孜以求期待“破零”。
塑造新型生产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
根据中央财办的公开解读,只有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才能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具体而言,这既包括“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收益放大的独特优势,又包括“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强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同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业内认为,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互为促进、缺一不可。要着眼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下好改革“先手棋”,向改革要活力。
具体到今年的措施中,要如何推进改革?一大亮点正是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比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制定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而根据此前规划,2021年启动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过去年“取得阶段性成效”后,2025年将迈向“基本完成试点任务”。基于此,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将深化试点。
对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曾评价,近年来,中央在推进改革方式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调整,鼓励地方进行差别化改革,鼓励地方敢试、敢闯、敢为,通过综合授权、先行先试,以局部突破带动整体突围。
更为突出的例子是深圳和上海浦东两地。去年,上海浦东继深圳之后,迎来第二份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两地先后被赋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更大自主权。而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支持厦门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厦门有望“接棒”推进先行探索。
类似的机遇也出现在扩大高水平开放层面。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并将赋予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更多自主权。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研究冯奎认为,对先发和优势区域来说,扩大高水平开放是挑战更是机遇。这类地区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合作,就可抢得发展先机,可以为国家经济提供更多财力等支撑,从而也利于支持帮助其他区域。更进一步来讲,这些区域在对外开放中的制度性创新,能为其他类似区域改革开放提供重要参考,降低制度探索的成本。
财经号所发布文章之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