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国经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不少省份还实现超预期增长,为实现全年既定的增长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堪称可喜可贺,尤其考虑到仍在持续的地缘政治纷扰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也需要关注在经济总体红火的大好形势下,社会上一些关于所谓具体经济体感偏冷的说法。
经济总体向好肯定会带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毋庸置疑的,所谓大河有水小河不干。但就具体的时空而言,肯定又不会是完全雨露均沾,有行业和地域之别。中国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是一部经济高歌猛进、社会现代化程度与日俱增、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历史,但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进程中,也曾经有过因壮士断腕式国企改革等而出现一些行业企业和一些地方的局部阵痛。一些企业破产重组,其原有职工也经历了下岗再就业的磨炼。后来我们通过总体的发展和局部的反哺解决了这些问题,东北等国企集中度较高的地区也迎来了振兴。
改革开放从来不会一帆风顺,经济发展和行业景气总会有起起伏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因市场竞争产生的过剩都伴随着市场出清的过程。换言之,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短期的代价和局部的阵痛总是难以避免的常态,关键是应对之道。
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推进,必将加快推进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目标的实现。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意味着对落后生产力和落后产能的扬弃,这种调整必然会涉及相关产业和人员。
此外,发展新质生产力还意味着以硬科技和制造业为本,而对以前一些“虚胖”和“虚骄”的行业,比如房地产和金融业进行矫正和整顿,这同样会带来这些行业和与之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利益调整。
总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结构性调整的过程,既瞄准增量又涉及存量,增量所及人们皆大欢喜,而存量调整所涉及的行业、产业和领域难免会迎来阵痛。
与上几轮经济结构调整不同的是,当前互联网平台对于调整过程中利益受损者或“失意者”情绪的放大效应。那些博人眼球自导自演的“苦情戏”自然不足为训,需要“清朗行动”重拳出击加以整顿,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些“苦情戏”之所以能吸引流量,就是因为其掌握了人们面对苦难和悲情容易产生同理心和共情心这样的流量密码。
除了这些比较低端的、容易被人们识破的煽情戏码,更需要引起人们关注并妥为疏导的是那些充满真情实感的关于财富聚散和职场离合的故事。令情形更为复杂的是,这些故事的讲述者及其受众和转发者中,不乏有“话语权”者,因此更容易产生某种放大效应,其所激发的“感同身受”也更有力度。面对这种情势,应秉承宜疏不宜堵的原则,在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主旋律的同时,积极加以正面回应和引导。
必须指出的是,有不少常见的桥段和戏码的背后,确实有着值得探讨和剖析的观念误差。比如人们津津乐道的“开网约车的失意者”故事中,其实就预设了一个开网约车“低人一等”“不得已而为之”的前提。比如人们一边享受着网购的快感和便利,一边又对“困在算法和系统里的人”报以同情的目光,同时又对日趋“萧条”的线下实体商店和购物区感到唏嘘。再比如人们一边为中国智能制造的一日千里感到自豪,一边又对因低端制造业转移而人去楼空的老园区投去怀旧思念的伤感目光,一如当年对“三线”旧址的依依惜别。而反过来人们一边热衷于蹭热度去“网红城市”打卡,一边却选择性“无视”这后面所意味的与各种服务业相关的灵活就业的增加。
当然,一些故意渲染灵活就业者获得“泼天富贵”的故事,又因其过于“正能量”过于失真,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人们对于职场生涯转型的恐惧心理。对于身处转型阵痛中的人士而言,廉价的同情和华而不实的鼓劲均不可取。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面回应和疏导,推动全社会择业、就业和再就业观念的转变,扎实推进解决其面临的就业和社保问题,才是正确的应对之道。
总之,经济大形势的火热向好与局部人群的体感温差并行不悖,是正常的阶段性现象,随着经济发展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和平溢,这些必将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