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上市首日股价涨超34% 出海或成新增长点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撰稿人 王婧雅 编辑 | 舒志娟  

2024年05月11日 11:00  

本文1299字,约2分钟

继“蔚小理”后,又一家车企登陆纽交所。美东时间5月10日,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ZK)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开盘价为26美元/股,盘中涨幅一度扩大到39.8%至29.36美元/股,最终报收28.26美元/股,较发行价上涨34.6%,总市值68.98亿美元(约合498亿元人民币)。

由于获超额认购,此次极氪扩大了IPO规模,以每股21美元的价格,从1750万股ADS增加到2415万股ADS,募资约 5.07亿美元。据悉,这些资金将投向纯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产品线的扩展等。

有接近极氪人士告诉笔者,此次极氪上市筹集的资金基本符合预期,造车确实非常“烧钱”,在当下环境中,造车企业如果不上市很难维持。极氪上市,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等人参与敲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未参与。

笔者注意到,目前,极氪共有极氪001、极氪009、极氪007、极氪X四款车型在售,并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发布了极氪MIX宝宝巴士,吸引了众多关注。另据最新公布数据显示,4月极氪交付量16089辆,同比增长99%,环比增长24%;1-4月累计交付49148辆,去年同期则为23335辆。

尽管极氪在销售量上实现快速增长,但依然面临亏损的局面,以及较高的财务杠杆和偿债压力。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极氪净亏损分别为45.143亿元、76.551亿元和82.642亿元。至2023年年末,极氪总负债为357.96亿元,而同期总资产为271.18亿元,导致其资产负债率高达132%。

此前,极氪曾定下在2024年销售23万台的目标,并力争在今年按香港财务报表准则实现扭亏为盈。

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入门即顶配”的策略成为行业主流,给这一目标带来了挑战。更为严峻的是,新入局的小米等公司订单量远超预期,对极氪构成了不小的市场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氪必须找到在激烈竞争中实现盈利的途径,这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极氪未来的发展并不止于国内市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产新能源车企出海已成趋势,海外市场逐渐成为车企的必争之地。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这一增速超过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占汽车出口总量的24.5%。

此前,极氪曾公布了其海外发展计划。除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等,今年极氪计划再进入欧洲8国豪华市场,同时进入东南亚、中东、南美、澳洲等50个国家地区市场。而此次在美国的上市,也被视为极氪进军美国市场的一个重要跳板。

有观点认为,此次极氪在美上市后,不仅为其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海外扩张策略注入新的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识加深,电动汽车的需求将持续旺盛。

据安聪慧介绍,极氪与Waymo合作定制的车型即将进入美国出行市场,其家用产品也即将在中国等市场投放。这也标志着极氪的国内外市场布局正在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