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车价格战的激烈竞争,二手车市场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5月份数据,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为158.46万辆,环比下降了5.62%。与此同时,交易金额较上个月减少了近90亿元至1023.31亿元。这些数据反映出二手车市场的增长势头正在放缓,而交易淡季的到来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调整。
笔者从市场获悉,近两年来,二手车的利润空间正在不断压缩。据部分车商反映,他们卖车利润已经直接减半,甚至有车商或因无法及时将库存车辆卖出,不得不赔钱销售。这种局面背后有多重原因,多位二手车商认为,市场需求量的下降和利润的下滑,既与市场大环境相关,也与消费者更加谨慎的消费态度有关。此外,新车市场的价格战导致二手车价格波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二手车行业信息变得更加透明,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原本利润丰厚的二手车市场利润不断减少。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不仅散户的生意愈发艰难,连批发商或者大卖场的生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期上市的二手车交易服务平台汽车街(02443.HK),虽有较强的背景和技术,但是其财务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净利持续两年下滑,交易量也未恢复至2021年的水平。而优信二手车的经营也不容乐观,持续亏损,预计要到2024年10-12月才能实现整体单季度的盈利。
二手车价格逐渐透明 利润空间遭挤压
位于丰台区花乡的二手车市场,作为北京市较为活跃的二手车交易地之一,近期却呈现出冷清的局面。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精品厅内同时看车的顾客寥寥无几。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昌平的亚市二手车市场,空旷的场地上鲜有潜在买家的身影。
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二十余年的栾磊感叹:“市场不好干了。”他直言,这两年二手车市场愈发艰难,利润被不断压缩。“以前卖一辆十几万元的车能挣五千,现在利润只有原来的一半。”栾磊如是称。
同样从事二手车生意的崔亮也表达了类似的感受。他提到,现在二手车市场一天一个价,有时甚至会出现赔钱卖车的情况。据他介绍,近期他的两个朋友都出现了亏钱卖车的情况,算上收车成本、整备费用、人工、租金等,其中一个赔了一万多,另一个赔了三千多。
经营成本的上涨也是二手车商面临的一大挑战。崔亮给笔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一个车位一天的经营成本在300元左右,而在他刚入行时成本大概在100多元。尽管面临经营困难,这些二手车商还是选择坚持。因为他们相信市场的沉寂可能是暂时的,更怕失去车位而错过市场复苏的机会。
事实上,如今二手车行业利润压缩一方面与大环境变化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新车降价和行业的透明度提高等有关。在栾磊看来,互联网的出现让行业发展越来越透明,当车商和消费者之间没有了信息差,利润自然就会变少。
消费者王女士在近期看二手车时也感受到市场的变化,她告诉笔者,现在的二手车商不排斥消费者拿着其他家或者大平台的报价去砍价,甚至愿意以更低的价格成交以加速出货。从事租车生意的商户也反映,近两年收车价格越来越低。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5月二手车均价为6.46万元,较今年最高点下降5000元。与此同时,新车价格的波动导致二手车市场库存周转时间进一步延长,目前库存平均周期为55天,较2022年的37天有所增加。这使得车商在资金占用上遭遇困难,经营风险随之增加。
不仅散户的生意不好做,批发商或大型二手车市场也同样面临着挑战。据近期上市的汽车街招股书显示,其二手车拍卖的佣金及服务费、二手车增值服务等多项业务都受到了一定冲击。
从数据来看,2021年、2022年、2023年,汽车街来自二手车拍卖的佣金及服务费收入分别为3.34亿、2.40元,及2.87亿元;二手车增值服务收入分别为7314.8万元、7495.9万元和7381.4万元;二手车收销安排收入为1.54亿、7925.4万、6356.7万元;展会业务收入分别为8955.6万、6286.4万、5477.0万元;其他服务收入分别为2645.1万元、1051.0万元和1261.5万元。
不难看出,到2023年时,汽车街的部分业务还没有恢复到2021年的水平,这也进一步影响了整体的营收和利润表现。2021年、2022年、2023年汽车街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6898.0万元和926.9万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92亿元、7040.7万元和1.07亿元。
针对目前的市场情况以及利润下降原因,笔者联系汽车街方面,截至发稿时,对方电话尚未接通。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遇冷” 高折价率等影响交易
近三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异常迅猛,各大厂商纷纷进军各类细分市场。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25.5万辆,同比增长34.4%。
然而,与新车市场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却显得相对冷清。笔者注意到,在花乡二手车市场,燃油车仍占据主导地位,新能源车的占比相对较低。多位二手车商坦言,他们不愿意收新能源二手车,因为新能源车更新速度快、价格变化快。与此同时,愈演愈烈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也导致二手车价格不断下滑。
在市场看来,新能源车趋近于电子产品,年年出新,技术越来越先进,售价却越来越低。以一辆2021年生产新能源车为例,尽管当时新车成交价超过三十一万元,但目前二手车售价已不足新车的一半。更为复杂的是,一些车企在消费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停产某些车型,进一步加剧了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不稳定性。
相比之下,尽管燃油车市场也面临价格战的影响,但二手车市场仍有一定程度的确定性。一些消费者选择购买二手车,是因为新车减配现象严重,使得他们转向二手车市场,以期找到配置更齐全、质量更可靠的车辆。这一转变对二手车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已不再是销售难题,而是如何有效地获取足够数量且质量优良的二手车源。
从市场明显看到,与新车不同,二手车作为非标品,每辆车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为了争抢市场,消费者只要有需求,二手车商就会动用所谓的关系开始找车。一位二手车商表示,他们找车的途径包括但不限于从4S店收车、从同行处收车、从拍卖网站收车等。
而在二手车商的上游,一些平台们也积极为二手车商提供找车服务。当笔者表示所看到的车辆车况不好时,汽车街客服人员表示,可以联系业务人员帮忙找车,收取3%的佣金,封顶3000元,如果是异地或有其他问题,他们也可以提供办证、储运等各类服务,这些服务的费用另行计算。
二手车商“激战”线上 市场分化加剧
当二手车市场逐步走向买方市场,卖方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目前,随着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的兴起,网上卖车成为了一种全新的销售形式。在快手、抖音等平台,不少二手车商通过发布短视频或者开直播的方式带货。
这其中既有个人经营者,也有已经发展出一定规模的二手车商。笔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运营比较成熟的二手车商的朋友圈里,每在天都有车辆被买走。即便收到的车消费者不买账,他们也可以把积压的车出售给同行。
而一些消费者也认为,粉丝量多的二手车商或更加值得信赖,因为他们卖得车更加透明。王女士表示,相比新车,购买二手车可能容易掉入消费陷阱,存在是否更换件、是否是原厂漆、是否有事故等诸多问题。在她眼里,关注拥有流量的二手车商或更加可靠,因为这些车商更注重信誉,一旦信誉受损,其生意将难以持续。
然而,当“流量”成为二手车商获客的重要途径,市场中也出现了分化。拥有流量加持的车商经营更加容易,而没有流量的车商则愈发依赖传统的实体店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市场变化,一些汽车相关的平台网站也在布局二手车导流业务。笔者注意到,易车网站设有二手车栏目,但易车内部人士告诉笔者,虽然易车有二手车板块,但主要作为给关联公司淘车车提供流量和运营支持的渠道。同样,汽车之家也在筛选二手车商产品,为其进行导流,目前并不收取费用,更看重的是市场声量的扩大。
面对二手车市场的新变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人士指出,二手车经销商需要迅速调整策略,优先处理库存、回拢资金,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传统淡季。同时,随着二手车新政的全面落地实施,专业经营主体已具备全面开展二手车业务的条件。然而,如何建立起健全的诚信交易体系,让消费者能够像购买新车一样放心地选购二手车,成为提高二手车市场交易活跃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