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能否打开新时代大门?

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盘和林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人工智能与制度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编辑 | 王延春  

2024年11月18日 12:12  

本文6096字,约9分钟

国内很多大模型是构筑在国外开源模型基础之上的,对于原创精神,中国企业很害怕长周期投资的风险,且风险不只是技术开发失败,而是应用落地可能遭遇多重阻力,比如审批通过难造成的不确定性

2024年9月,人工智能依然是舆论场、投资者的热门话题,然而,当下的人工智能产业似乎发展得很好,但似乎和普通人没有多大关系,除了偶尔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些AI生成的短视频作品,国内似乎还未出现一款AI大模型相关的杀手级应用,人工智能似乎进入了一个发展瓶颈期。

有人开始质疑,人工智能是否是科技巨头推出的一个虚伪概念,毕竟每隔几年,科技公司就会造一个概念,而上一个造出的概念是元宇宙。那么,AI大模型带来的是昙花一现还是技术革命?对此,我们需要先回顾过去,再展望未来。

要知未来,需知过去。人工智能的故事最多,跨越时间也最久。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