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风向”,一起“大家说” ︳2024《财经》跨年演讲

作者 | 鲁伟 编辑 | 朱弢  

2024年12月30日 21:52  

本文5916字,约8分钟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新风向”将吹往何处?新的市场机会在哪里?如何拥抱新周期?

12月27日,“新风向·大家说”2024年《财经》跨年演讲在郎酒庄园如期举行。

2024《财经》跨年演讲由《财经》、财经商业治理研究院、郞酒股份、长江教育基金会、TalkingData联合举办,延续2022《财经》跨年演讲探讨“新商业”,2023年《财经》跨年演讲关注“新文化”,2024年《财经》跨年演讲聚焦“新风向”。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新风向”将吹往何处?新的市场机会在哪里?如何拥抱新周期?

在“新风向·大家说”2024年《财经》跨年演讲活动上,众多资深行业人士共同探讨了新经济的动能与趋势,新消费的战略与市场,新出海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新文化IP、新科技等领域的最新发展。

“本届跨年演讲以‘新风向·大家说”为主题,旨在汇聚财经领域的思想领袖,共同探讨2024年的经济热点,并展望2025年的经济风向,为大家提供一个深度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财经》杂志副主编、财经商业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弢表示。

              

(朱弢)

“大家们”的思考、洞察与灼见,值得细细领悟。以下为部分嘉宾的精彩观点节选。

并购、创新与信心

“特别希望大家一起盘点一下2024年我们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2025年又有一些什么样的(市场)机会。”长江商学院助理院长杨晓燕表示,2024年对很多企业家而言,都是特别不容易的一年,这一年,长江商业院带领很多企业家一起去了很多国家考察,目的就是去发现新的市场和商业机会。

(杨晓燕)

并购市场毫无疑问是备受关注的热门领域。2024年9月24日,《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发布,资本市场由此掀起新一轮的并购重组浪潮,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案例显著增多。

全联并购公会会长、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以“并购的力量”为主题,分享了他对并购市场的独到见解与看法。他表示,并购是企业从小到大必须经历的过程,并强调了并购的重要性。中国企业在40年的发展中,通过并购和并购的方式实现了快速成长。“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并购的时代。并购能让企业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平庸变为伟大。” 王巍表示:“希望大家能够有机会一起成为并购时代的参与者。如果你学会了并购,你可能去并购他人;如果你不会,你可能就等着被别人并购,这就是一场新的一种竞争。”

王巍还表示,过去一些并购被市场认为是失败的,这其实与期望值不一致有关,从并购本身的角度而言,只要是“1+1>2”,或者收购之后大于原来的价值就不能说是一种失败。

(王巍)

消费品行业是中国的传统优势行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如何通过不断地创新实践,为行业注入新动能,是包括蒙牛在内的龙头企业持续在做的事情。蒙牛集团党委副书记、执行总裁李鹏程以“创新,让营养更营养”为题,分享了企业在竞争激烈的乳业市场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的经验。李鹏程表示,蒙牛集团自1999年成立以来,凭借“天生要强”的创新精神,从草原牛到中国牛再到世界牛,与世界一流品牌比肩而立,成就了今天的新蒙牛。

李鹏程举例称,蒙牛全数字化工厂是全球最先进的乳制品工厂,以生产为核心,打通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产品的质量一键追溯只需要两分钟,实现了每一包产品的品质上乘,标准如一。

李鹏程强调,消费品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很多新的机遇。他借用孟子的话与大家共勉:“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李鹏程)

孟子说过,“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其中的道理,顺德科创集团董事长郭秉宇一直很认同。郭秉宇的演讲主要围绕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展开。“作为投资机构,我们会保持耐心”。郭秉宇看好新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做投资其实有了一个很大的调整与变化,以前是追求“大”和“快”,追求确定性的增长,但现在底层逻辑发生了转变,可能需要追求不确定性和新奇性。郭秉宇强调,做投资一定要有信心,“一定要对国运充满信心,这个是我们做投资的最大的基础”。

(郭秉宇)

出海的新机会与新挑战

从传统制造业到高端装备制造,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中国企业不断向海外扩展,通过技术创新、本地化运营和品牌建设,赢得国际市场的青睐。中国企业出海面临怎样的新机会与新挑战?

邓白氏中国营销产品线负责人朱桢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主题,分享了他对2025年中国企业出海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看法。朱桢表示,中国企业出海在共担风险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分享利益。他提醒,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出海选择东南亚市场,要特别警惕当地的供应链是否稳定。“当我们选择一个国家和市场的时候,并不能够只看这个市场有没有足够多的消费人群,还要看当地的供应链环境,要注意从你的供应商一直到你的客户是否都稳定。”

朱桢表示,中资企业出海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供应链的全球布局。

(朱桢)

“全球化大家以为很困难,其实我们太多的企业已经走向全球化了。”王巍表示,“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机会,越在困难的时候,越在低潮的时候,要保持自己的定力和坚定的意志力,坚定不移地往前走。”

中国企业出海如何规避法律风险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厚助投资联合创始人王家路在“第三方资助助力中国企业出海”的演讲中,分享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业务时所面临的诸多风险及应对之策。王家路表示,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企业在世界上刮起了一阵阵“东风”,与此同时,相关风险也相伴其间,包括当地政治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谈到市场风险,王家路举例称,在海外,中国企业一些常规的营销模式可能会遭遇挑战,比如某电商企业给买尿不湿的客户塞一个奶粉广告,但这很可能就侵犯了对方的个人隐私,继而可能面临着诉讼与索赔。“中国的营销模式到国外去,要去适应。”

面对海外市场的诸多风险,王家路鼓励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寻求第三方资助的支持。第三方资助是指在国际仲裁或国际商事仲裁过程中,由与争议无关的第三方(如专门的资助机构、投资者等)向一方当事人提供资金支持,以换取案件胜诉后一定比例的赔偿金或权益。王家路表示,第三方资助不仅仅只是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而是会对案件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包括到底要不要打官司、在哪里打官司等等。“很多企业现金流很好,为什么还要采用第三方资助呢?因为如果案件败诉的话,不用去承担这个成本,甚至也不需要去向对方赔偿。”

 

(王家路)

杨晓燕表示,过去的一年,长江商学院带领很多校友去了很多国家,包括墨西哥、迪拜等地,“我们开玩笑说在迪拜甚至有一个长江商学院的‘中东之家’”。她强调,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纷纷踏上了出海之路,“各个地方,都有我们中国企业家出海的足迹。”

近年来,中国影视业的出海引人关注。知名制片人、金池影视传媒董事长陈彬在中国影视界颇具影响力,他出品了包括《环形使者》《钢铁侠 3》《超验骇客》《极盗者》等一系列在好莱坞大受欢迎的电影,为提升中国影视的国际影响力持续贡献力量。陈彬以“影视已出海,扬帆再远航”为主题,分享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化竞争中积累的宝贵的成果与经验。陈彬表示,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同,其实美国也有电影审查制度,包括电影内容是否符合美国的普世价值观、是否破坏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是否符合美国的相关法律。

多年来,陈彬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通过影视艺术走向全球。他追求影视作品的“纯粹”,容不得一丝“杂质”,这样虽然失去了广告商的赞助,但赢得了更多观众的赞赏。“我们其实一直在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地做每一部作品。只有做出来真正有艺术高度的作品的时候,观众才能买账,千万不要忽悠观众。”陈彬表示,期待创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作品,有更多的影视作品走向世界。

(陈彬)

掘金大数据

近日,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以充分释放企业数据资源价值,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如何高质量推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华润资本董事总经理秋晓春以“大数据蕴藏大机会”为主题,分享了他对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独到看法与见解。秋晓春直言:“我们认为数据会改变未来。”他表示,数据能力已经成为企业价值的新标尺。“使用数据的能力正在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我们判断它是否有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说它(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的数据系统,那是存在着重大的风险及隐患的。不过好在很多年轻的企业家普遍具备这样的思维,去跟他沟通的时候,他会使用更多的这种工具,从AI到数据到算法,大家都会有这种意识去建立一个这样的技术‘护城河’。”

(秋晓春)

在“新风向·大家说”2024年《财经》跨年演讲期间,一首由虚拟人邓丽君献唱的《夜来香》引起了现场听众长久的掌声与赞叹。它是由视效制作商数字王国携手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打造,通过运用人工智能驱动的影像创作解决方案,来自数字王国的艺术家额外制作了匹配现场分屏设置的数字环境,从而营造兼具沉浸式特质的“演唱会”氛围。

数字王国中国区副总经理陈晓光以“科技与艺术共生,释放人工智能+的商业潜能”为主题,分享了数字王国在数字化制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数字王国将继续以人物、产品、环境和影调一致性解决人工智能在视频制作中的不稳定因素,并通过艺术家的视觉传递方式,打造不同的呈现体验。

(陈晓光)

在“新风向·大家说”2024年《财经》跨年演讲活动上,TalkingData 创始人兼CEO崔晓波以“激活数据空间-驱动品牌增益的新战略”为题,围绕新流量、新渠道、新产品和新品牌带来了前言的洞察与深入的思考。

(崔晓波)

成立于2018年的中科驭数,致力于为智能计算提供芯片和产品解决方案。 中科驭数高级副总裁、联合创始人张宇的演讲主题为“高性能算力底座助力数智经济建设”,他分享了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三要素,即数据、算法和算力。张宇表示,未来5年-10年,人工智能将成为各行业的创新工厂。“我们是不是有足够强大的算力,足够好用的算力,足够便宜的算力。”张宇认为:做到了这三个足够,“算力才能在各行各业把它用到极致,去变革每一个行业。”

(张宇)

钉钉副总裁邱达以“企业级AI的三个核心非共识”为主题,分享了人工智能如何落地的经验。邱达表示,第一个非共识是“内容求新,决策求懂”,当人们用人工智能去从事内容相关的产业,应该去追逐相对而言更新更近的一些模型的能力;而当人们把人工智能放到企业的决策和核心的系统的环节里面去的时候,应该用更加懂企业数据,懂企业能耗的模型;第二个非共识是,要开始思考在企业里面人力资源成本的定价是不是唯一的模型,是不是应该开始考虑人力和大模型构成的智力成本,构成企业的未来成本;第三个非共识是,发现人工智能的渗透,不但在屏幕端,不但在系统里面,它也非常快速地来到了现实的世界,来到了物理世界。

(邱达)

云学堂前CEO、副董事长祖腾以“AI驱动下的企业生产力模式跃迁”为主题,分享了他对新的市场“风向”和机会的看法,他认为,2025年应该是“百镜大战”的一个周期。“大家都知道手机引发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其实 PC互联网是上了一个指数级的用户的规模。未来如果能出现新的计算平台,其实是让业界非常兴奋的,它可能有 AI加AR眼镜的这样一个机会,因为现在不论是从硬件到软件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2025年应该是一个叫‘百镜大战’的一个周期,所有的大厂都在做智能眼镜。”

(祖腾)

在人工智能时代,陶瓷艺术设计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与趋势。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余剑锋表示,陶瓷艺术要延续传统,也要探索创新转化。“要与时俱进,关注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源头,其实我们在延续,但是不能都是延续原来的传统,所以我们其实有很多(创新),比如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学生做了陶艺陶瓷集市,陶瓷大学的教授做了很多当代的创新的转化。”

(余剑锋)

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梅松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经验丰富,他积极投身于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创新的“活化”利用方式,使古老的中轴线在现代社会重焕光彩,成为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重要纽带。他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也要与时俱进,比如与数字技术积极融合。

(梅松)

2024年被很多人称为“数据要素元年”,如何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是2024《财经》跨年演讲着重关注的话题。在一场以“加速可信数据空间发展,推动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的圆桌讨论中,十项集团创始合伙人周骏、华润资本董事总经理秋晓春 、可口可乐大中华区数据驱动战略负责人吴斌、天元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李竟弘 、TalkingData副总裁闫辉分享了如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见解与看法;在另一场以“战略新常态-数据赋能企业的全链路和精细化营销”的圆桌讨论中,VIOOH中国区行政总裁陈传洽、上海凯浥广告有限公司CEO周斌、TalkingData副总裁陈星霖、北京君度卓越咨询副总经理刘志强探讨了在数据赋能企业方面的新动向与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