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医院“公立”身份模糊

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财经》记者 孙爱民 编辑 | 王小  

2025年03月17日 12:00  

本文2905字,约4分钟

国企办医院不仅要解决生存问题,还希望能发挥制度优势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曾经数量多达7000多家的国企医院,于2022年完成剥离改制。尤其是在2017年至2022年的最后一轮改革中,有978家是通过医疗健康为主业的国有企业进行整合。

这些原本由大中型厂矿企业及各部、委、办等主办的近千家医院,如今身份如何?在财政支持、专项补贴、人员编制、税收减免等方面,能否得到与政府办公立医院同样的待遇?

“国企办医与其他的公立医院相比,待遇相差很大。建议政府部门在医院投资规划、学科建设等方面,适当给国企医院给予一些倾斜。”一家央企二级医疗公司总经理说,希望至少国企医院能在承担救助、疫情防控等公益类突发任务时,也能得到同等待遇,在其他方面形成政府购买医疗服务的长效机制。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