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维度解析杭州现象——对话浙大教授、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史晋川

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财经》记者 杨立赟 编辑 | 马克  

2025年03月17日 12:00  

本文8869字,约13分钟

“今日杭州是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民营经济良性互动的结果。”

蛇年伊始,DeepSeek带火了杭州科创六小龙,六小龙带火了整个杭州,仿佛一夜之间,杭州成了国人心目中的科创高地,不少人已经将杭州称为中国硅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杭州能有今天的科技创新能力,至少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杭州经济转型升级的定位之争——是走发展重化工业的传统道路,还是抓住新一轮科技浪潮的机遇发展互联网+产业?最终,杭州选择了后者,这为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一众明星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沃土。2014年,杭州提出打造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牢牢将自己锁定在“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之上。

时至2024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8%,科创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位列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国际专利合作条约下的PCT发明专利,其申请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2024年,杭州的PCT专利申请量占全球0.9%,其中27%在计算机领域。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