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质供给”破局同质化竞争,拼多多的新变革

2025年03月28日 12:18  

本文3999字,约6分钟

当平台经济实现从渠道商向赋能者的角色升级,人们看到的不仅是拼多多的逆势增长,更是数字经济赋能实体产业的生动实践

中国电商市场已步入存量竞争阶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较往年持续回落。

然而拼多多却没有被束缚住脚步,3月20日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拼多多第四季度营收1106亿元,全年总营收达3938亿元,年营收同比增长59%。在看似饱和的市场中实现高速增长,拼多多究竟啃下了哪些硬骨头?

存量时代的生态重构

行业规模瓶颈的显现,正在倒逼电商行业开启从商业模式、发展战略到运营策略的全维度变革。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1.08亿,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突破9.74亿,渗透率逼近88%。当用户增长空间见顶、增量红利消退,电商竞争的核心逻辑必然从粗放的流量争夺转向深度的价值挖掘。

这场转型的阵痛在2024年尤为明显,与电商深度绑定的消费品制造业首当其冲,正经历着产能优化与供给升级的双重考验。当规模红利逐渐消散,叠加产业带同质化竞争加剧与消费分级趋势显性化,传统“以价换量”策略陷入多重困境。

对此,破局的关键在于构建具有平台属性的产业赋能体系。这也意味着电商平台间的竞争已超越“谁是更好的中间商”的初阶形态,而升级为不同商业生态建设能力的较量。

拼多多通过打造“新质供给”体系构建价格与品质的动态平衡,为行业提供了破局样本。

其战略核心在于平台层面的供给侧改革:通过减免费用、优化流量分配,依托算法驱动的流量分配机制引导资源向优质供给倾斜,携手产业带共建全链条可持续发展生态。

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陈磊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拼多多已注意到部分行业存在商家同质化竞争现象,这既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也不利于创新投入。作为连接厂商、商家与消费者的平台,拼多多推出了一系列支持优质供应商的政策,通过降费增效,鼓励商家将更多资源投入产品与服务升级,推动平台进入质量驱动增长的新阶段。

从“百亿补贴”到“新质赋能”

拼多多虽是后起之秀,却勾勒出平台经济参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完整图景。

消费者层面,“百亿补贴”早已深入用户心智;商家层面,“百亿减免”活动为商家降本增效,构建成长型生态;产业层面,“新质商家扶持计划”实现从销售端到生产端的全链路赋能,标志着平台从交易中介向产业赋能者的战略转型。

“新质供给”的培育需要系统性工程。

以融安脆蜜金桔为例,这种售价五倍于普通果的“金桔界爱马仕”,通过平台赋能实现了从特产到爆款的蜕变。在通过拼多多爆火以前,脆蜜金桔因挂果率低、种植成本高等因素并非当地果农的优先选择。

但在深耕金桔产业十余年的种植户肖友菊眼中,这种“鸡蛋大小、皮薄无籽”的品种具备抢占高端市场的潜力。2023年,借助拼多多“百亿补贴”的流量和现金扶持,四斤装售价从140元降至100元,迅速打开北上广深高净值市场, 单店日订单突破万单,其中脆蜜金桔占比约15%,她认为冷启动多亏“平台帮助快速锁定了北上广的高净值人群。”

拼多多掷出百亿全力推进“新质商家扶持计划”,从产品研发、营销推广、供应链管理等多维度为商家搭建起全链路支持体系。同期“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成立,通过订单预警、支持商家申诉等举措,全方位保障商家权益。

在此助力下,肖友菊团队实现了销量与利润双丰收。商家得“利”,消费者也能得“质”。“这些政策就像一剂强心针,我们做产品和服务升级也更有动力了,消费者也能买到包装、质量更好的金橘。”她难掩兴奋之情,新政让店铺每月变相增收数万元。

融安掀起“脆蜜热”,当地村民通过分拣、打包也能月收四五千元。(摄影 李孟麟)/图片来源:拼多多提供

“新质供给”的内涵,不止有新品挖掘,更关键的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女鞋制造版图中,惠东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地6000多家鞋厂及配套生产单位,共同构筑起女鞋产业集群。然而,消费潮流犹如变幻莫测的风云,近年来,曾经风靡一时的高跟鞋市场热度逐渐冷却,而勃肯鞋则异军突起,一跃成为惠东制鞋产业的崭新名片。

傅秋的公司便是这波惠东勃肯鞋热潮背后的有力推动者,他坦言:“原本在其他平台卖150多的鞋子,在节省了大部分营销成本后,我们在拼多多只需卖90多元。”傅秋公司每日的订单量高达1700单,工厂虽然成立不久,但45名工人月均工资都轻松过万。出色的业绩离不开拼多多的“新质供给”赋能,通过消费大数据逆向指导生产,平台助力企业跟踪市场趋势,并实现从OEM(设备制造)到ODM(设计制造)的攀升。

在“新质供给”加持下,惠东女鞋实现了产业升级,产业带工人月入上万。(摄影 李孟麟)/图片来源:拼多多提供

“在平台各类资源的扶持下,自然流量可观,营销成本降低,降低的成本便是我们重要的竞争力。”傅秋团队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后不断推陈出新,紧密结合当季流行趋势,巧妙融入各类时尚元素,前后设计出50多个版本的勃肯鞋,尽力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审美需求。

平台供给侧变革的新实践

拼多多的数字化赋能正在重构产业带的供需匹配机制。通过打通“消费洞察-研发设计-柔性生产-精准营销”的全链路,大幅提升了产业带对接市场需求的能力。

在这一模式下,六安婚纱、平度假睫毛、东海穿戴甲、亳州花草茶等特色产业带产品快速崛起,形成差异化的“新质供给”矩阵。这些产品凭借独特的设计、优质的用料与精准的市场定位,不仅提升了商家的盈利能力,更改善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构建起供需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

在拼多多的多项举措支持下,惠东鞋厂积极研发新款勃肯鞋。(摄影 李孟麟)/图片来源:拼多多提供

在拼多多“新质供给”支持的名单中,少不了深耕细分赛道的创新型品牌。

深夜,婴儿的啼哭声划破宁静,新手父母在睡梦中惊醒,手忙脚乱地开灯、烧水、冲泡奶粉——这是无数家庭都曾经历的育儿场景。为切实解决新生代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的实际痛点,小白熊品牌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与用户需求分析,打造了一系列智能化育儿解决方案。其中,定量泡奶机与摇奶器的创新组合,能够让家长不用起床,在30秒内完成从奶粉冲泡到喂奶的全流程,极大提升了夜间喂奶的效率;挂脖式吸奶器以其人性化设计解放了母亲的双手,让育儿过程更加便捷;便携式恒温水壶则满足了外出场景下的即时冲奶需求,为父母提供了全方位的育儿支持。

市场数据印证了小白熊“新质创新”策略的成功:2024年,小白熊在拼多多平台销售额突破8400万元,较2023年实现超6倍增长。据小白熊集团副总裁殷志锋透露,公司对2025年在拼多多平台的业绩预期已上调至1.5亿元,显示出品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拼多多母婴商家小白熊的无尘车间,正在生产便携式吸奶器 / 图片来源:拼多多提供

在渠道布局上,小白熊与拼多多构建了深度协同的合作伙伴关系。数据显示,2024年小白熊在拼多多平台销售额突破8400万元,其中“百亿补贴”渠道贡献率超过50%,充分展现了平台赋能对品牌增长的强劲助推作用。拼多多通过“新质商家扶持”计划,为小白熊等创新品牌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包括推广服务费返还、技术服务费减免、保证金优惠等系列政策,每月降低品牌的运营成本数万元。

这种深度合作不仅体现在销售层面,更延伸至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小白熊拼多多渠道总监郭佳琦表示:“2025年,小白熊会有更多专业人员加入拼多多团队,育儿顾问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科学的养育知识。”这种深度融合模式使商家、平台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更紧密的价值连接。

电商西进让甘肃牧区消费者也买到热带水果 /图片来源:拼多多提供

在构建新质商业生态的同时,拼多多始终坚守消费平权的初心使命。中国社科院大学最新发布的《电商生态高质量发展与就业促进研究报告》显示,拼多多平台商家数量已突破1420万家,累计创造就业岗位5532.1万个,充分展现了平台经济的普惠价值与就业带动力。

在物流困难地区,通过“电商西进”战略,拼多多创新性地让近亿偏远地区消费者享受到“全面包邮”的普惠服务,释放了消费潜力;同时,本地商家也迎来了“特产东出”的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平台实践。

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拼多多以“多多课堂”“农云行动”等创新举措为抓手,累计带动30万新农人返乡创业,助力2000万农业生产者融入数字经济浪潮。这种“平台赋能+产业振兴”的模式,不仅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展现了电商平台在促进共同富裕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2025年是中国全面实施消费提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当平台经济实现从渠道商向赋能者的角色升级,人们看到的不仅是拼多多的逆势增长,更是中国数字经济赋能实体产业的生动实践。这种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关注生态共建的商业实践,正在书写中国电商发展的新叙事。而拼多多“新质供给”的商业进化,也将演变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