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推动百亿分红潮?

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财经》特约撰稿人 康国亮 记者 | 张建锋 编辑 | 杨秀红  

2025年03月31日 12:00  

本文5556字,约8分钟

监管政策的强力指引和上市公司业绩稳步增长,推动上市公司分红情况明显改善,这对维护投资者利益及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年度累计分红总额持续增长。图/IC

近期,伴随着2024年报密集发布,多家上市公司推出百亿元分红方案,在市场上掀起一波分红潮。

事实上,随着新“国九条”和分红新规的落地,2024年上市公司的分红状况,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27日,1257家A股上市公司2024年累计分红总额(统计数据为已宣告分红总额,即公司在指定年度内的已宣告现金分红总额,下同)约1.19万亿元。

其中,2024年累计分红总额超百亿元的上市公司有23家;累计分红总额超10亿元的上市公司约112家;累计分红总额超亿元的上市公司约526家,占比约41.85%,已经高于2023年全年38.63%的比例。

累计分红总额前十大上市公司中,分红总额均超300亿元,中国移动(600941.SH)、中国银行(601988.SH)、工商银行(601398.SH)暂居前三位,累计分红总额均超500亿元。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年度累计分红总额持续增长。2021年-2023年,A股上市公司年度累计分红总额从1.87万亿元增长至2.23万亿元,增幅约19.25%。

高分红的背后离不开上市公司业绩的支撑,从目前大手笔分红的上市公司业绩来看,其2024年的年报业绩普遍较为亮眼,大多实现增收增利,部分公司虽业绩没有实现增长,但仍然可以依靠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支撑其实施高比例分红。

事实上,A股市场曾长期存在一些不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上市公司,A股市场过去也因“重融资、轻回报”而被投资者诟病。然而,随着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资本市场新“国九条”,以强监管的姿态从政策层面大力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上市公司分红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证监会把提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作为重要抓手,推动上市公司强化投资者回报,积极实施一年多次分红、春节前分红等。“市场的分红回购已远超IPO(首次公开募股)、再融资和减持的总规模,沪深300指数股息率达到3.4%,投资和融资更加协调的市场生态正在加快形成。”

国有大行领衔分红

从行业层面来看,金融行业依然是分红大户。

万得数据显示,按照申万二级行业划分,2024年累计分红总额超百亿元的行业约19个,国有大型银行、通信服务、股份制银行暂居前三,分红总额均超950亿元。在2022年至2023年累计分红总额行业前三名中,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都有出现,炼化及贸易、煤炭开采交替出现。

惠誉博华称,股份制银行资产质量维持稳定,在宽货币、宽信用环境下,预计2025年传统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顺周期行业贷款资产质量有望继续改善,房地产行业在多轮监管优化措施引导下,行业风险暴露趋于缓和。

国有大型银行以2552亿元的累计分红总额,暂居2024年A股分红榜首。六家国有大型银行2024年累计分红总额均超百亿元,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601939.SH)分居前三位,分红总额均超490亿元。

3月26日晚间,中国银行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公司2024年全年现金股利为每10股2.424元(税前),全年普通股派息总额为713.60亿元(税前),约占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30%。2022年-2023年,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682.98亿元、695.93亿元。

通信服务行业暂以1299亿元的分红总额,位居2024年行业分红榜第二位。三大通信巨头,撑起了该行业分红规模。

率先发布《2024年末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告》的中国移动,2024年全年股息合计每股5.09港元(含税),同比增长5.4%。公司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84亿元,董事会建议2024年全年派息率为73%。以此测算,公司2024年全年现金分红总额将超千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公司因“超高比例”分红引发市场争议,东方雨虹(002271.SZ)即是其中之一。

2月27日,东方雨虹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5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4.2亿元。然而,这一分红预案的推出遭到了市场的广泛质疑,外界认为东方雨虹2024年归母净利润只有1.08亿元,同比下降95.24%,拟分红金额44.2亿元远超其当年净利润。

3月13日,东方雨虹发布调整后的《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将2024年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由18.5元(含税)降至9.2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由44.2亿元降至22.1亿元。

东方雨虹管理层在2025年3月的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分红方案调整实质上相当于原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调整为分次分红,即2024年分红一次,2025年半年报披露后也会推出中期分红,分次分红更能够匹配公司经营的季节性特征。

2024年,东方雨虹归母净利润为1.08亿元。由于前几年业绩较好,公司2024年度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82.9亿元。

有券商认为,东方雨虹此次高分红更大的意义,或在于能帮助实控人一次性解决较高比例的质押,显著改善风险。

截至2025年1月21日,东方雨虹实际控制人李卫国及其一致行动人李兴国合计持有公司22.23%股份,两者累计质押所持公司股份占所持公司股份比例为77.86%。

万得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A股公司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指定年度已宣告现金派息占归母净利润百分比,下同)超100%的公司约23家,5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200%。其中,东方雨虹、豫园股份(600655.SH)、慧为智能(832876.BJ)暂居前三位,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3394%、590%、214%。2023年现金分红比例超100%的A股公司约227家。

从年度股息率来看(上市公司境内年度实际现金分红总额与上市公司年末境内总市值的比率),过去几年煤炭、钢铁、银行等板块股息率较高。

万得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煤炭板块年度股息率均超5%,持续高居申万二级行业首位。同期,年度股息率前三名中,钢铁、银行、石油石化均有上榜。

2023年股息率排名中,煤炭、银行、石油石化分居前三位。截至2025年3月27日,2024年股息率行业前三名排名与2023年一致。

有券商认为,在煤价中枢下移但仍有望保持长协价格区间之上的情况下,高长协比例的动力煤龙头仍有望保持盈利稳健及高分红比例。

良好业绩支撑高分红

上市公司之所以能够掏出“真金白银”通过高额分红来回报投资者,还需依赖其自身的业绩增长以及稳定的现金流。

特别是业绩的大幅增长,能够极大地带动上市公司分红金额的大幅增长。从目前大手笔分红的上市公司业绩来看,其2024年的年报业绩也普遍较为亮眼,大多实现增收增利。

万得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2024年度拟分红金额排名前列的运营商龙头中国移动、保险龙头中国平安(601318.SH),2024年均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其中,中国移动2024年拟分红总额约为1005亿元。其2024年实现营收1.04万亿元,同比增长3.12%;归母净利润1383.73亿元,同比增长5.01%,拟分红比例高达73%。

中国平安2024年拟分红金额为461亿元。其2024年实现营收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归母净利润1266.07亿元,同比增长47.79%,拟分红比例约为36.47%。

拟分红金额超百亿元的上市公司中,还有不少实现了业绩的高增长,从而带动分红金额水涨船高。

其中,航运龙头中远海控(601919.SH)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38.59亿元,同比增长33.29%;实现归母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105.78%。中远海控拟2024年分红244.3亿元,相比2023年分红总额增加125.63亿元,增幅达105.87%。矿业龙头紫金矿业(601899.SH)2024年实现营收3036亿元,同比增长3.49%;实现归母净利润320.5亿元,同比增长51.76%。紫金矿业拟2024年分红100.99亿元,同比增加35.2亿元,增幅达53.5%。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由于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和比亚迪(002594.SZ)业绩大幅增长,进而带动分红金额大幅增加。宁德时代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的55.83亿元增至2024年的507.4亿元,其分红总额也从2020年的5.59亿元增至2024年的386.1亿元,五年间分红总额增幅高达68倍。比亚迪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的30.45亿元增至2024年的402.5亿元,其分红总额也从2021年的3.06亿元增至2024年的120.77亿元,四年间分红总额增幅高达38倍。

不过,也有一些大手笔分红的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然而其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能够支撑其实施大额分红。

由于煤炭价格下跌,煤炭龙头中国神华(601088.SH)2024年营收小幅下滑1.37%至3384亿元,归母净利润小幅下滑1.71%至586.7亿元,然而其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933.5亿元,拟分红总额449亿元,分红比例高达76.53%。由于成品油等产品价格及销量下降,中国石化(600028.SH)2024年营收小幅下滑4.29%至3.0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下滑16.79%至503.1亿元,然而其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1494亿元,拟分红总额347.47亿元,分红比例高达69.06%。

“根据产业周期规律,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产业成熟期的企业,更愿意持续提升分红率。该阶段行业增长较慢,格局基本稳定,行业内的企业较少采取大量的资本开支去扩大产能,反而为了维持ROE(净资产收益率)水平,企业会更愿意将账上现金用于分红或回购。”业内人士表示。

事实上,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近几年二级市场投资者也越来越青睐高分红、业绩稳健且现金流良好的红利股。一位投资人士对《财经》表示,“上市公司通过分红与回购增加股东回报,才是驱动市场上涨的正常逻辑。在当前无风险利率较低的背景下,如果上市公司股息率能够持续达到5%-6%甚至更高,这对于资金源源不断流入会很有吸引力。”

监管政策强力引导

事实上,A股市场曾长期存在整体分红积极性不足的弊病,A股市场也因“重融资、轻回报”而被投资者诟病,只靠上市公司“自觉”提高分红,并不现实。

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明确加强对上市公司分红的监管,从政策层面持续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

新“国九条”明确指出,要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同时,新“国九条”还提出,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

其中,新“国九条”明确规定,主板公司若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年均净利润的30%或金额低于5000万元,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创业板和科创板则将分红金额绝对值标准调整为3000万元,这一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适用于2022年-2024年数据。

此后,关于上市公司分红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升级。2024年11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鼓励上市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和经营情况,制定并披露中长期分红规划,增加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合理提高分红率,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同年12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自2025年1月1日起,对沪、深市场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

交易所层面,2025年3月14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后的信息披露工作评价指引。该指引在加大现金分红引导力度、强化现金分红监管等方面作出完善,包括进一步明确制定披露中长期分红规划、合理提高股息率。其中,该指引设置“一年多次分红、持续分红、分红可预期性”的加分情形,明确“具备分红能力但长期不分红”的减分情形,通过“加分”与“减分”,激励与约束的评价并举,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实施现金分红,督促不分红公司实施分红。

“在监管政策对上市公司分红的强力指引下,2024年是A股市场的‘分红大年’,无论是分红家数、分红频次还是分红规模,均较往年有明显改善,这体现出了一系列分红政策的监管威力。”业内人士表示。

长城证券表示,新“国九条”下,A股上市公司分红机制已悄然发生变化。其中一大变化是,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的公司数量持续上升。在分红体制变化下,随着全A分红稳定性、股息率、分红比例的提升,全A资产对于长期资金的吸引力也将逐步改善。

“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由于历史原因,部分上市公司在现金分红方面表现不佳,甚至有少数公司自上市以来从未进行过现金分红。”业内人士表示,“自新‘国九条’颁布以来,对上市公司分红形成强有力的监管或指引,上市公司分红情况有了明显改善,这对维护投资者利益及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