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特朗普

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财经》特约撰稿人 金焱 发自华盛顿 编辑 | 苏琦  

2025年04月09日 12:02  

本文2707字,约4分钟

美国企业祭出对抗关税战的大招

特朗普用对等关税向世界贸易体系投下重磅炸弹,全球企业在不同程度受到直接冲击。但美国科技巨头中苹果公司受到的打击最大,因为这家iPhone制造商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苹果公司股价周二连续四日下跌,累计暴跌23%。苹果市值四天蒸发7700亿美元,降为2.59万亿美元,失去了“全球市值之王”的宝座。为应对暴涨的关税,苹果公司已经在美国开始囤积iPhone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库存,从而使得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维持稳定的价格。

特朗普关税计划打击如此之广,连帮助特朗普赢得总统宝座的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都坐不住了。有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已直接向特朗普发出撤销对等关税的个人呼吁,但这一尝试并未成功。长期以来,马斯克都相信关税不利于公司业务。特斯拉曾在特朗普上一总统任期时期提起诉讼,试图推翻施加在特斯拉产品上的关税。

据知情人士透露,许多支持特朗普竞选的商业和科技领袖对总统推行如此高额关税的决定感到震惊,并对他们无法对政策施加更多影响感到失望。马斯克圈子中的人士曾向副总统万斯直接游说,呼吁采取更合理的自由贸易政策。

一些商界领袖日前筹组了一个非正式团体,计划向特朗普政府施加游说,以争取更温和的政策。这些人支持特朗普参选,尽管他们知道特朗普长期承诺的高关税政策可能会对科技行业乃至整个经济构成破坏。他们曾相信财政部长贝森特等顾问能说服特朗普采取更温和立场。然而,他们没想到马斯克通向特朗普圈子的关键联系人之一、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居然成为保护主义政策的坚定支持者。在与商界领袖的私下会面中,卢特尼克有时会威逼企业高管支持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有时又会表达同情,告诉高管们他想帮助他们的公司。企业高管们表示,卢特尼克在包括某些进口产品是否应免征关税等关键问题上立场相互矛盾。

没有多少企业有应对特朗普关税的良方。美国媒体报道,在企业争相抵制关税之际,美国商会和其他主要行业组织正在讨论是否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如果提起诉讼,美国最大的支持商业的游说团体将与特朗普的标志性政策之一正面交锋,将法律斗争扩大到特朗普下令征收的大部分关税。但此举也将带来风险。持续进行的谈判凸显出许多反对关税的企业缺乏选择。在国会山,议员们对企业的担忧表示同情,但几乎没有人愿意公开反对特朗普。白宫最近几周与企业界举行了会议,但目前没有在关税方面给予更多豁免。

有政治分析员对《财经》指出,特朗普已经不能用其第一任期的行为来衡量其政治意愿。他上任以来已经用一系列过去无法想象的方式实施移民限制,裁减联邦雇员,解散一些联邦机构。尤其是他清算他眼中的敌人似乎势不可挡。比如他动用行政力量打压曾协助调查他行为的大型律师事务所,以国家安全问题为由给它们造成生存危机,最终废掉它们。特朗普就是警告世界,反对他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基于此,与特朗普关系密切的人士警告称,公开反对特朗普只会适得其反,让他在备受争议的关税策略上更加固执。如果起诉他,企业或将招致更严厉的回应。

周二,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警告称,由于目前正在推进的加征关税措施,美国很可能正走向经济衰退,这可能导致多达200万美国人失业;每个美国家庭可能减少5000美元或更多的收入。接下来几周,特朗普关于关税的计划将迎来“非常重要的抉择”。这些关税计划甚至超过了1930年大萧条时期的水平,而当年的政策正是让萧条更严重的原因。明智之举是撤回已宣布的政策。

(前美国财长萨默斯警告称,由于目前正在推进的加征关税措施,是美国首次面临由本国政策引发的经济衰退,这是一次供给冲击,会导致物价上涨和失业率上升。摄/金焱)

萨默斯说,美国经济衰退还将带来其他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包括预算赤字扩大。他表示:“金融市场将出现压力,这将影响高风险企业以及全球经济中那些高风险国家。”虽然经济衰退是否会演变成金融危机还很难判断,但萨默斯强调,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监管已趋于严格,目的是确保金融机构资本充足,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管道”,即市场基础设施运作正常。“我对市场内部的完整性没那么担忧,更担心的是市场发出的外部信号——我认为那是一种警报。”

但特朗普在关税的道路上走得更为极端。威胁中国取消对美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并进一步升级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50%的关税。对中国商品征收的进口税由此超过100%。

实际上,美国企业并不希望与中国隔断。美国商会基金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 Foundation)委托撰写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在过去几年接受调查的约200家美国企业中,许多企业计划维持或加强与中国的联系,即便在两国紧张关系加剧之际,其中一些企业寻求多元化,将部分或全部业务从中国转移出去。

(许多企业计划维持或加强与中国的联系,即便在两国紧张关系加剧之际。摄/金焱)

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中接受同一调查的约40个成员中,约有70%的成员表示,他们计划维持或增加在华业务或与中国的业务往来。此外,在企业法律专业人士组织——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Counsel)的126名成员中,超过60%的人表达了同样的意向。

去年,中美两国的商品贸易总额约为5850亿美元。其中,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金额为4400亿美元,出口为1450亿美元。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最大类别商品是智能手机,占总进口量的9%。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制造的产品。在对等关税政策宣布后,大量的美国消费者涌向商场抢购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视机等电子产品,以在价格上涨前购入这些产品。有苹果店员称,“几乎每个顾客都问我价格是否很快就会上涨”。

印度媒体称,在3月的最后一周,苹果公司仅用了三天时间就从印度安排了五架满载iPhone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的货运包机飞向美国,同时还从中国向美国批量运送iPhone智能手机——这一举动非同寻常,因为这段时间是传统的销售淡季。

美国企业高管在特朗普上台的几个月来一直试图避免去指责他。在上周特朗普宣布全面征收关税后的几天里,CEO们坚持私下向行业组织和说客们表达他们的不满。据企业高管和企业顾问表示,一些CEO匆忙安排与特朗普官政府员就贸易问题举行新的会议,但有时得到的答案并不令人满意。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发现,他们再不发声,全球贸易战的冷峻现实就让他们没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