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大模型API、企业接入量均增百倍 AI应用落地再提速

2025年04月10日 09:21  

本文1201字,约2分钟

在传统咖啡店运营中,产品质量与门店实时运行情况的质检往往依赖人工巡检。这一模式不仅耗时费力,且难以覆盖所有门店。然而,库迪咖啡通过引入通义大模型,实现智能质检的革新。这一创新方案不仅将质检准确率提升至95%,事件识别准确率提高80%,而且有效降低了连锁门店的运营成本。

这只是通义大模型应用落地的冰山一角。4月9日,阿里云公布的年度数据显示,其大模型生态呈现爆发式增长:API调用量(允许一个应用程序从另一个应用程序请求服务或数据)激增近100倍,接入企业数量从百余家跃升至近万家,增幅同样达到100倍。截至2025年1月底,百炼平台调用通义API的企业和开发者已超29万,应用场景覆盖代码开发、硬件制造、智能座舱、金融服务、药物研发、太空探索等前沿领域。

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阿里云持续投入全栈技术研发,坚持开源开放,为AI应用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尤其是开年来,随着AI Agent赛道的热度攀升,Anthropic公司提出的MCP(即模型上下文协议)成为行业焦点。作为大语言模型和外部工具交互的关键桥梁,MCP协议正逐步成为业界标准,推动着AI技术向更深层次的应用拓展。

然而,尽管市场上涌现出众多基于MCP协议的Agent应用,但这些通用解决方案仍无法解决千行百业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和个人迫切需要针对特定场景定制、具备自主思考、任务拆解及决策执行能力的Agent(智能体)。

在此背景下,阿里云百炼平台推出的全生命周期MCP服务应运而生,将大模型应用开发门槛降至新低。该服务实现了从资源管理到部署运维的全流程自动化,用户仅需5分钟即可快速创建连接MCP服务的智能体,让大模型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工具。

在这背后是,平台集成了阿里云函数计算、200多款大模型及50多款主流MCP服务,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大模型和MCP服务,通过简单的配置即可在几分钟内完成一个Agent应用的搭建。

以日常生活应用场景为例,用户可直接在百炼平台上选择通义千问大模型和高德MCP服务,快速搭建一个城市旅游美食规划的Agent应用。它不仅能完成地图信息查询任务,也可根据用户需求查询目的地天气、规划一日游行程、搜索美食店铺推荐、导航或打车到对应店铺等。

目前,百炼平台已首批上线了高德、无影、Fetch、Notion等50多款阿里巴巴集团和三方MCP服务。

阿里云百炼高级产品专家徐志远表示,MCP协议的兴起正加速大模型的应用落地进程,而Agent作为大模型落地的最佳载体,其数量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远超现有软件应用。

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指出,未来阿里旗下所有服务将逐步实现AI Agent化,并在AI Agent Store(智能体市场)上开放共享,不断丰富其功能与服务内容。同时,阿里云将继续坚持开源开放原则,通过AI能力和大模型产品推动AI在企业市场的深度渗透,共同用AI重构世界。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