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断链风险下,美关税申报适时“掉链子”

来源 | 《财经》杂志 文 | 《财经》特约撰稿人 金焱 发自华盛顿 编辑 | 苏琦  

2025年04月12日 10:58  

本文2946字,约4分钟

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警报,告知用户其用于豁免货运关税的系统出现故障

美国对华加征畸高关税,中国政府宣布自2025年4月12日起,中国对美所有商品加征125%关税,并指出,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温迪·卡特勒(Wendy Cutler)对《财经》表示,中国宣布进一步提高对美国进口产品的关税表明,指望中国会在这场贸易战中率先退缩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中国志在长远。中国政府表明不予理会美国后续加征关税,这或许表明,若美国采取进一步措施予以回应,中国还有许多其他武器可以进一步动用。目前中美双方实施的高额关税,实际上已经暂停了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所有商品贸易。这些关税将持续多久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双方最终都会认识到重新接触并管理不断恶化局势的必要性。

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里曾在2018年到2019年的14个月里连续提高了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关税。但特朗普这次发动的关税战,持续大幅升级几乎只用了几天时间,不但税率要高很多,覆盖的商品范围也更为广泛。多位贸易专家对《财经》指出,对特朗普来说,这是他第一个任期内未完成的任务。特朗普做足架式要颠覆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核心的既有全球贸易体系。

正在关税战阴霾密布之际,美国海关报告关税系统突然出现故障,这引发人们怀疑,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可能是特朗普政府政策调整的战略缓冲。突如其来的故障导致关税数据处理暂停,这恰好让关键利益相关方——票据交换所、货运代理公司、美国财政部以及海关,在执行新税率前有机会暂停下来,重新进行定价和布局。

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警报,告知用户其用于豁免货运关税的系统出现故障。受影响的货运包括现在处于特朗普政府实施的90天关税暂停期内的国家的所有贸易货物。海关建议申报人单独提交货物放行单,并在问题解决后进行汇总申报。

通常情况下,美国进口商在支付运费时,会同时提交货物放行单和财务文件,以便支付货款。为了确保货物顺利运输,美国海关建议进口商现在提交货物放行单,待问题解决后再提交财务报表。就目前而言,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尚未征收关税。美国海关报告称,用于免除货运关税的系统出现了故障。受影响的货运包括现在处于特朗普政府实施的90天关税暂停期内的国家的所有贸易货物。美国海关称,其发现美国托运人用于申请货物免税的入境代码无法使用,并且 “这个问题正在接受审查”。就目前而言,这意味着美国政府暂时无法征收关税。

美国海关表示,将在问题解决后发布最新消息。咨询公司Longview Global高级政策分析师德沃德里克·麦克尼尔(Dewardric McNeal)表示,故障确实会发生,但这个时间点很不巧,这将引发更多人对美国海关跟上关税调整节奏能力的质疑。

中美之间有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商品流通,以及经常通过其他国家中转的中美贸易,如果中美贸易中断,将给两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带来毁灭性影响。世界贸易组织(WTO)秘书长伊卫拉9日提醒,美中关税战恐造成两大经济体间商品贸易锐减八成,并波及全球其他地区经济。伊卫拉称,中美贸易紧张不断升高,对双边贸易构成急剧萎缩的重大风险。我们初步预测两大经济体间商品贸易,降幅可能80%。她指出,美中贸易共占全球贸易总额3%,贸易冲突恐严重损害全球经济前景。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全球贸易可能因地缘政治因素而化为碎片。世界经济分裂成两大阵营,可能导致全球的实质国内生产总值(GDP)长期下降近7%。

根据货运数据平台Sonar Container Atlas的数据,自3月底以来,美中贸易航线的每日集装箱预订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集装箱船运营商表示,一些美国进口商已经暂停入境货物运输,另一些进口商则将货物存放在海关仓库,等待形势更加明朗后再缴纳关税。据卖家称,亚马逊在关税措施宣布后取消了一些来自中国的供应商库存。

(中国出口商纷纷通过提价、取消发货和从其他国家转发货物来应对美国的高额关税。美国对中国出口也出现取消迹象。摄/金焱)

2024年,中国约占美国商品进口总额的13%。美国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将受到关税的影响。康奈尔大学应用 经济学与政策助理教授张文东说,美国73%的智能手机、78%的笔记本电脑、87%的电子游戏机,以及77%的玩具来自中国。多年以来,很多企业的整个业务都围绕这一渠道建立起来,即在美国进行的设计、营销和分销与在中国进行的生产紧密结合。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适应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实施的高关税。但如果上述新关税仍然存在,它们将面临完全失去中国生产渠道的风险,这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将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过去五年里,美国人已经因物价上涨24%而倍感压力,他们最终可能要为越来越少的日常用品选择支付更高的价格。

当地时间周五公布的密歇根大学4月的初值数据显示,受关税冲击,美国4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暴跌,长短期通胀预期全线飙涨。美国4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50.8,大幅不及预期的53.5,3月前值为57。本次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是自2022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也是自1952年以来该调查历史上的第二低值。这是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美国4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暴跌,长短期通胀预期飙涨、短期创1981年来新高。摄/金焱)                  

由于对贸易战发展态势的担忧日益加剧,消费者信心自2024年12月以来已下降超过30%。与上个月一样,此次下降在各年龄、收入、教育程度、地理区域和政治立场等方面普遍存在,且趋势一致。分项指数全线暴跌且不及预期。其中,4月消费者现况指数初值56.5,预期60.8,前值63.8;4月消费者的预期指数初值47.2,为1980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预期50.7,前值52.6。按年率计算,这两项指标分别下降了28.5%和37.9%。PNC金融服务集团高级经济学家杰伊·霍金斯(Jay Hawkins)对《财经》表示,在当前环境下,消费者信心下滑并不令人意外。在政策巨大的不确定性情况下,消费者信心短期内可能仍将低迷。

在通胀率于2022年最近一次达到峰值后,美国为抑制通胀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而对中国进口商品不断飙升的壁垒恐将破坏来之不易的成果。美国4月密歇根大学1年通胀预期初值飙升至6.7%,创1981年11月以来新高,预期5.2%,前值5%;5年通胀预期初值4.4%,为1991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预期4.3%,前值4.1%。

最近几次的密歇根消费者调查表明,美国人的通胀预期已突破近年来的区间波动。此前相当长时间,密歇根五年通胀预期大体在2.9%-3.1%的窄幅波动区间。2022年6月美国通胀处于本轮峰值之际,该通胀预期初值一度达到3.3%,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高。最新的长期通胀预期已显著高于疫情后的峰值水平。

经济学家的预测是,中美贸易中断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当地时间周五,全球最大资管巨头贝莱德CEO(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Larry Fink)警告称,美国已处于衰退边缘,甚至可能已经处于衰退中。芬克透露多位企业CEO也表达了相似担忧,认为美国可能正处于衰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