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总额同比增29%,杭州银行谋局下一个五年

作者 | 《财经》记者 严沁雯 编辑 | 张颖馨  

2025年04月19日 17:21  

本文3427字,约5分钟

近三年(2022年-2024年),杭州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区间在18%-26%,每股现金分红同比增幅在14%-30%,利润的增幅和现金分红增幅基本匹配

“每股分红增长3.25倍,现金分红总额增长4.07倍,同期现金分红的增长幅度是上市银行均值的三倍左右。”4月16日,在杭州银行(600926.SH)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回顾了该行2016年上市至今的分红变化情况。

此前的4月12日,杭州银行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增的成绩单: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83.81亿元,同比增长9.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83亿元,同比增长18.07%。截至2024年末,全行资产规模突破2.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7%。不良贷款率0.7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541.45%。

拉长时间轴看,杭州银行近十年营收、净利均保持正增长,此次更是连续四年实现净利润两位数增长。Wind(万得)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该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9.77%、26.11%和23.15%。

与净利两位数增长相应,杭州银行采取了更为积极的股东回报策略。年报显示,在实施2024年度中期分红的基础上,杭州银行计划2024年末期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0元的分红政策,2024年度现金分红达每10股6.50元,实现每股分红金额同比增长25%,分红总额同比增长29%。

后续分红是否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何应对低利率时代的挑战?面对资产荒,未来如何保持自身的高成长性?业绩会上,杭州银行管理层逐一进行回应。

净利增长18%,上市至今累计分红超188亿元

对于投资者颇为关切的分红比例,杭州银行在《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中表示,该行拟分配的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为39.87亿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4.47%。

“自上市以来,公司普通股累计现金分红规模将超过188亿元,这一数字已超出公司迄今已完成的股权融资金额。”杭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剑斌在年报中提到。

分红的多少与盈利能力息息相关。杭州银行业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王晓莉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近三年(2022年-2024年),杭州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区间在18%-26%,每股现金分红同比增幅在14%-30%,利润的增幅和现金分红增幅基本匹配。

“从杭州银行上市以来的利润与分红增长可以看到,2024年度和2016年度相比,净利润增长了3.26倍,每股分红增长了3.25倍,现金分红总额增长了4.07倍,同期现金分红的增长幅度是上市银行均值的三倍左右。”王晓莉补充道,建议投资者在关注分红比例的同时,更加关注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此前的4月8日,杭州银行披露《估值提升计划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明确,原则上每年实施两次现金分红,同时公司将继续保持会计年度每股现金分红金额(经股份转增等调整后)与同期实现的可供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同向变动、合理匹配,确保股东回报水平与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相协调,给予投资者可预期、有吸引力的投资分红回报。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持‘将经营质效作为股东回报基础’的理念,聚焦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快业务转型发展、强化风险管理,推进降本增效。资本布局以内生性为主,外源性合理补充,以支持可持续发展和分红策略。”王晓莉称。

应对低利率:非息收入增长超20%

保持稳定的分红比例前提,是实现盈利能力的可持续。但身处低利率时代,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商业银行又将如何应对?

“最近两年,银行的压力确实比较大,我们也高度关注国内外低息差环境中银行经营的策略安排。”宋剑斌表示,目前杭州银行连续两个五年规划的执行效果符合预期。

根据杭州银行年报,2024年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 244.57 亿元,同比增长 4.37%;非利息净收入 139.24 亿元,同比增长 20.21%。

这得益于杭州银行在降低负债成本、增加中收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杭州银行在年报提到,为推动付息成本持续下降,该行强调增结算、做代发,以供应链金融、债券承销、支付结算类产品深化流量经营,客户综合金融资产增量创历史新高,日均低付息存款增速超过40%,全年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15个基点。

与此同时,杭州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非息业务收入占营收比例提升至36.28%,同比增加3.20个百分点。

对于下一个五年的发展计划,宋剑斌透露,宏观上重点思考四个方面:

一是轻资本。重资产业务不是未来的方向,在轻资本经营方面,杭州银行已经具备一定经验,在客户投向、资产结构安排、考核评价等方面已经做出相应调整。

二是流量化,即加快资产周转,更多地配置高流动性资产。“比如为客户服务的交易银行业务,票证函业务资本占用少、周转快、流动性好、可转让;而贷款的流动性则较差。”宋剑斌说。

三是国际化。对于现阶段的杭州银行而言,这不是指机构的国际化,更多是指客户和业务的国际化,特别是跨境业务、自贸区业务,这几年是杭州银行发展的重点。

四是数字化。“要努力打造一个敏捷组织来推动管理的变革,首先我们自己要改变,不能等客户去配合你。”宋剑斌强调,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内部管理的变化,还包括客户服务的变化,数字化有三种功能:资本的变化、为客户服务手段功能的增强、数字化的盈利潜力,数字化本身就是一个产业。

另据宋剑斌透露,杭州银行今年在业务计划中专门设置了一个导向性比例,即实体经济的业务占比。与此同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占比将逐渐减少。“一季度数据公布后,明显感受到消费、出口的增长高于固定资产投资。要适应这样的变化,首先自己要变、要适应。”

保持稳健增长:公司开户客户数突破10万

当前经济结构处于转型阶段,银行业不仅要应对来自低利率的挑战,亦面临客户需求不足的现实问题。同业竞争激烈、优质资产难寻,杭州银行如何保持高成长性?

对此,杭州银行副行长张精科坦言,在政府化债和企业产能相对过剩的背景下,地产和平台融资增速放缓、阶段性资产荒确实是现实问题,不过也要积极看到经济发展中的机遇。

就对公条线而言,张精科指出,银行的成长性,根本上取决于所服务客户的成长性,取决于是否真正沉下心来做客户,与客户共成长。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拓客、访客,扩大客户的覆盖率。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客户经营、深化合作,不断强化分层分类管理。

“近年来杭州银行一直坚持‘拓客访客一号工程’,抓访客抓开户抓代发,公司条线开户客户数在2024年末突破10万大关,基本上每年新开户都在2万户以上。从客户增量来看,希望每年保持在20%以上。今年‘开门红’杭州银行新开户1万多户,为今后发展打开了良好的成长空间。”张精科称。

张精科同时表示,银行的成长性同样取决于银行把握政策导向、市场导向的能力,以及银行的业务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契合度。在金融服务实体、服务“五篇大文章”等方面,杭州银行在关键领域早做布局、早谋发展,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极。

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杭州银行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科技贷款、普惠型小微信用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6.27%、21.52%、29.52%、29.91%。

零售业务方面,杭州银行副行长陈岚在业绩会上表示,近期零售贷款需求呈现结构性回暖。开年以来杭州因“科技六小龙”火爆出圈,从区域来看,科创产业集聚效应比较显著,高净值人才流入带动了消费升级与置业需求。

据陈岚透露,从该行杭州地区零售信贷同比和环比情况看,住房按揭贷款需求出现边际回暖。2024年杭州银行房贷投放和余额均实现逆势稳健增长,投放增幅达16%,余额增幅达12%,各区域投放市场占比均得到提升。2025年一季度,房贷业务延续了2024年的增长态势,投放同比新增28%。

提及未来的信贷投放规划,杭州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章建夫预计,2025年的信贷总体增量将与2024年的增量基本持平甚至更多,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预计将有所上升。

在具体投放方向上,章建夫表示,对公信贷投放主要围绕“五篇大文章”的主题,积极探寻宏观经济变化中的结构性和趋势性机会;零售投放上,主要围绕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主题,致力于满足客户在住房、汽车、装修和其他消费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