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催生的AI 热潮,在一季度扭转了投资者情绪和宏观叙事,带动中国资产和科技板块的重估。
科技是一季度最明确的交易主线,港股则成为资金涌入的前沿阵地。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一季度末,腾讯控股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公募主动权益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与此同时,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港股)也新进主动权益基金前十大重仓股。
另一组数据也反映了港股科技热:据天相投顾统计,主动权益基金一季度增持最多的5只个股中,有4只是港股。排在第一的是阿里巴巴-W,被增持226.51亿元;其次是腾讯控股,被增持223.05亿元;中芯国际(港股)排在第三,被增持146.59亿元;以及排在第五的小米集团-W,被增持71.97亿元。
谁在大幅加仓阿里、腾讯?
一季度被增持最多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都是港股互联网科技的代表。
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有42只基金加仓了100万股以上阿里巴巴-W。其中,增持最多的是翟相栋管理的招商优势企业,加仓了420万股。
此外,曲扬管理的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刘格菘管理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苗宇管理的东方红睿泽三年持有、杨瑨管理的汇添富数字经济引领发展三年持有也加仓超过300万股。
值得一提的是,这42只基金几乎都是当季加的仓,只有2只此前一个季度就持有阿里巴巴-W。一只是王颖管理的中欧互联网先锋,一季度末持有325.61万股阿里巴巴-W,环比增加183.21万股;另一只是冯波管理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一季度末持有阿里巴巴-W524.17万股,环比增加143.33万股。
也有一些原本就重仓了阿里巴巴-W的基金,在一季度进行了减持。
比如,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分别减持了1638.56万股、165万股阿里巴巴-W。不过,此番“瘦身”之后,易方达蓝筹精选的持仓数量仍高达3180万股,是持有阿里巴巴-W最多的基金。
此外,萧楠管理的易方达高质量严选三年持有,在一季度减持了166.77万股阿里巴巴-W,持仓降至575.48 万股;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宜,在一季度减持了103.77万股阿里巴巴-W,持仓降至409.57 万股。
腾讯控股一季度被9只基金分别增持50万股以上。
出手最果断的是陈皓,他管理的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加仓了127.21万股,也是一季度唯一增持腾讯控股超百万股的基金。相比其他8只都是一季度加的仓,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2024年末就持有57.63万股腾讯控股。
一季度末持有腾讯控股前十的基金中,有4只在一季度做了减持的操作。
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一季度减持了132万股,持仓降至825万股;赵枫管理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减持了45万股,持仓降至250万股;冯波管理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减持了29.99万股,持仓降至167.67万股;李竞管理的东方红启东三年持有减持了2.35万股,持仓降至119.24万股。
产业趋势和基本面共振
部分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阐述了看好港股互联网科技的原因。
“港股科技巨头是产业趋势和基本面趋势共振的方向。”银华基金李晓星直言看好港股科技龙头,“Deepseek的出现加速了国内AI产业发展的进程,国内互联网厂商不论是在产品端还是资本开支端都出现较为积极的信号。业绩层面,港股科技龙头业绩持续增长,同时估值水平仍处于较为合理的状态”。
中欧基金王颖在一季报中解释,之所以维持高比例的港股互联网仓位,是因为观察到,整体互联网行业在经过过去几年的业务调整后,不仅在业务优化、提质增效、股东回报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也在技术迭代、业务创新、战略拓展方面有所突破,这对于行业重回成长通道、实现价值重估是有帮助的。
“同时互联网平台是国内技术和资本最为密集的企业,他们对于AI的研发投入是积极的, 并且已经观察到一些成果,我们期待互联网平台可以带动国内的AI进入生态化发展阶段。”王颖进一步表示。
景顺长城基金张仲维直接在一季报中点名阿里和腾讯。他先是提到,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这一数字超过去十年总和。年均超1100亿元的资本开支,表明阿里围绕AI战略的坚定决心”。
而后又提到,腾讯在AI领域的投入同样强劲。他列举了腾讯发布的最新财报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其资本开支同比激增386%,达到365.8亿元,全年资本开支达767.6亿元, 2025 年腾讯计划进一步加大资本开支。
他最后给出判断,中国AI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国内互联网巨头在AI领域的持续投入、 云计算和算力供应链的逐步完善,以及AI应用的不断创新,都为AI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我们持续看好国内互联网巨头、云计算、算力供应链、AI应用等领域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