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线上VS线下
9月7日,2013莫干山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在浙江举行。9月8日下午,主题为“财税体制改革下的金融改革新格局”的分论坛,邀请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先生、宜信公司创始人兼CEO唐宁先生等人探讨了互联网的金融改革问题。围绕主题,发言嘉宾集中讨论了新老金融的相互渗透,以及线上金融与线下实践如何匹配。我们将杨再平和唐宁的讲话摘编如下,希望能够启发业界和读者的思考。
互联网金融包括两大板块,一是现在正处于金融体系之外的边缘板块,即第三方支付,人人贷和众筹融资等;另外一个是金融体系之内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
其实,互联网金融的交易主流仍然是金融体系,通过第三方支付完成的交易额只占整体支付的0.5%。现在拿到牌照的200多个公司,其活跃交易的时间段不同;人人贷300多个公司的交易额也不稳定,活跃时达300多个公司,200多亿。在银行方面,截至去年底,网络银行交易为876万多,企业客户有9万多,客户数量增长在30-40%以上,手机银行交易额达3.6万亿,增长速度达173%。这两个方面就是人们说的银行业的网络金融。
网络金融是一场金融革命,近几年发展相当快,尤其是2013年以来,各主要银行都往电商延伸,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可见网络金融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如火如荼。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拟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可取代实体系统。虚拟网络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在对实体系统进行革命,比如银行是一个强大的实体,但是网络对它的冲击很大,对它的未来替代不可忽视。
2线下和线上关系的变化。线上已经成功取代线下,营销、风险识别和管控,甚至是线下交易,未来都可能通过线上完成。
3由上面两点衍生出来的就是3A,即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方式(Anyway)、任何时间(Anytime)。你能够突破时空的局限、7x24小时地在任何场合享受金融服务,甚至可以在餐馆理财,电脑已经不是必备。
4支付方式变化,产生虚拟支付。支付方式的变革首先可回溯到产业方面,还有电报、银行、支票、银行卡,未来可能实现无卡虚拟支付。同时,货币也在发生改变。货币最早是经营流通的介质,而现在更多是一个符号、一个概念,用卡付账买东西却看不到货币交易。这里有一个小故事:19世纪的一个小岛上,岛上的货币是石头,比如大家认可这块石头是A的,A买完东西以后付钱给B,然后大家都知道这个石头是B的了,但是这块石头却没有实际使用。事实上,这里的石头就是一个代名词,这跟用银行里的钱买东西是一个概念,所以现在的货币已经概念化,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互联网金融不仅是在一个国家内开放,更是在全球开放,所以通过网络连接成金融大超市成为可能。
5互联网技术应用以后,金融营运成本大大降低。1999年的英国,每一笔有形的支付与网络支付的成本对比是16:1到6:1。比如,同样完成一笔业务,在柜台要1.09美元,电话银行要0.59美元,ATM机是0.27美元,而运用网络只有0.10美元,不到十分之一。所以,这样的成本节省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
6服务小微客户。成本降低意味着客户可以大大下沉,过去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做到。互联网金融大超市能够服务之前银行不能服务的小微分散客户,能够解决小微企业的问题,所以网络金融成为实行普惠金融的手段。
7网络金融革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创业方式、创造财富的方式以及国家发展的方式。
就银行业的网络化生存,我提出几个需要思考的要点。
首先要把握实体系统与虚拟系统的结合。其次要把握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并不是说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通过线上解决的,产品营销、风险管控等有一部分不能完全通过线上实现,所以不能完全撤掉线下,要坚持线上与线下结合。最后,要把握安全性与便利性的结合,寻找二者的平衡点。最后,要打造安全、便利、高效、普惠的网络金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如火如荼,而政府对网络金融的有效监管势在必行。
各个国家金融业的经验说明,没有有效的监管,金融业是不可持续的。不能再出现像宜昌这样,在乡镇里办城信社,吸收存款之后跑路,最后留下来由政府买单。要把网络金融包容到金融体系中来,
首先要坚持开放的态度而不是简单的排斥,不要还没有进来就当做非法金融打掉。其次,要认识到网络金融,包括银行业正规金融机构所做的网络金融都有风险。第三方支付中大量客户信息泄露,客户交易失控等;银监会要求,至少第一笔业务要通过银行的虚拟网点做,但是现在并没有做到……而且银行网络系统还存在IT系统的系统风险,所以灾避中心的建设也非常重要。监管部门应该对这些风险有足够的认识。
处在边缘的网络金融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方便性、便利性满足了客户要求,但在安全方面做得不够,有的甚至是牺牲安全。做金融要有统一的规则,如果一部分讲规则,一部分不讲规则,就会存在监管套利,那金融就很难做而且很难做好。目前,有些金融项目盈利较好、发展较快,在某种程度上就与监管套利有关。有些人不按照规律走,因为大家一致认为讲规律的才要吃亏,所以一定要建立统一的规则。
首先要修法,要修订我们的商业法、证券法、票据法,在制定这些法的时候还没有网络金融,所以要在网络金融如火如荼的时候把其监管考虑进去。还要增法,增加相关的法律,比如说新的机构设置,贷款人法,电子资金怎么划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