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宁 宜信公司创始人兼CEO
首先我要讲一个观点,也是对杨会长观点的延伸。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互联网也是万万不能。近期互联网金融有些虚火,人们认为互联网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宜信实践了7年多的创新金融、网络金融不是这样的理解:互联网元素应该越来越多地和实体经济结合,走出传统行业。
第二,互联网金融其实大大推动了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实现,否则中国可能还要经历更长时间。例如,互联网金融对小微的帮扶和信用的建立等,通过互联网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覆盖更多客户,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以各种方式服务客户,同时也可以更方便地达成交易,还有助于更好的判断系统。在宜信几年信用管理的实践之中,我们发现,很难用互联网完全替代传统的信用评估、风险管理。电商人群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类似的风险评估,但是对于几千万小微企业主、贫困群体,纯粹依靠虚拟系统的信息去做风险评估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互联网虽然可以大大推动进程,但互联网金融必须与实体经济有一个很好的结合。
第三,线上和线下,实体经济与虚拟金融应该相互结合。这包括线上和线下相结合,高科技和面对面的交流。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
在美国十多年前有家颠覆性的企业Ebay,在互联网上做交易,把大家能想象到的交易,比如实物交易、股票交易和证券交易等都搬到互联网上交易。除了线上交易,Ebay还在线下建网络,这就是很典型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解决了很多问题,线下也解决了很多问题。而且,很多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都是建在人与人信任的基础之上。
P2P在美国做得很好,Lending Club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一家P2P机构。其实中国的P2P更大,宜信比它大3倍,因为中国的需求更大。Lending Club是互联网金融,用直邮的方式获取客户,也有很多是直接从互联网上获取客户,而最主要的还是线下方式。有的客户能可以在互联网上解决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客户需要打电话来甄别很多信息的真假,这也是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在旧金山,一个网络银行的线下网点是这样的,进去之后左手边是由银行职员经营的咖啡店,银行职员在你买咖啡的同时就会聊金融服务。很多的社区机构,NGO组织和一些创业企业,都可以用这种银行线下的场所开会,做一些展示等。这种线下场所也成了创新组织的学习场所,而不仅仅是服务、销售,更是学习,与线上线下客户互动的体验。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各种新形式都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创新。
在财富管理方面,客户可以在线上购买很多标准化的产品,但在线下一定会有一个理财规划师就你的状况提出更好的建议。你的产品信息可能都在网上,理财规划师过去是拿着纸跟你沟通,现在是拿着平板电脑跟你沟通,而且当场可以生成很多分析,过去和现在的行为虽然不同,但这种面对面的方式将会长期存在。这也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
在小微企业方面,一部分小微企业在互联网上交易,还有大多数小微企业不在互联网上交易,那么线下的一个面包店怎么能跟互联网金融接轨呢?农户能不能跟互联网金融结合呢?从O2O的方式来讲,通过信贷员深入实地通过与农户交流来获取信息,然后再做信用评估;放到互联网上之后,农户可在线上进行互联,之前违约的情况和其他的信息都可以很透明地在线上呈现并进行选择。但是在线上选择时,还需要到实地去体验。在农村还是要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解决信用问题,宜信在农村已经做了四年多的网点。这种线上加线下,实体加虚拟都是要结合的。
第三点,在监管方面要始终秉承合法合规、利国利民的原则。宜信在发展过程中也注意到,总是创新模式的发展在前,监管法规体系完善在后的特点。这就特别要求创新者把握好创新原则,当前所做的事情不能和既有的法律法规、监管环境相抵触,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创新。以后宜信的实践也是行业的最佳实践,通过立法、行政规范和行业协会自律等方式很好地形成创新原则,这个是我们的理解。
关于两个行业底线——不吸储、不集资,宜信非常关注不去触碰底线,会规避这些监管风险。早年可能更难一些,现在更顺畅一些,我们可以通过更多途径在合法合规、利国利民的创新之中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