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4年06月25日 06:16  

本文1101字,约2分钟

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开放和制度变迁,中国金融、能源、通讯等领域仍是门禁森严的行业。好在新一届政府正以强有力的改革重启、制度重构和政策创新,打破一系列准入禁锢,放开投资限制,鼓励行业发展。今年以来,在金融领域,相关改革和创新尤其引人注目。

 文/《财经》执行主编 何刚

 

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开放和制度变迁,中国金融、能源、通讯等领域仍是门禁森严的行业。好在新一届政府正以强有力的改革重启、制度重构和政策创新,打破一系列准入禁锢,放开投资限制,鼓励行业发展。今年以来,在金融领域,相关改革和创新尤其引人注目。

深层次金融改革的核心,是鼓励民间金融和多元发展。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今年以来,中央陆续推进相关决策,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和业务创新。近期上海自贸区的正式挂牌,更是以“负面清单”的态度开放服务贸易,即除非明确规定保留项目,其他所有服务部门一律开放,包括未来出现的新部门。这意味着涉及人民币资本账户管制、汇率自由化和利率市场化等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的提速。

中国金融格局的变化,不仅仅来自决策层,更来自市场自发的创新涌动。正如资本市场里“门口的野蛮人”,是那些势在必得的收购者,在中国金融业高墙之外,一批志存高远的创新者正蓄势待发。

他们借助的正是风起云涌的IT与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相应的金融业内和业外创新,可以概括为金融互联网化和互联网金融化。前者是指传统的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来更好地服务客户;后者则把金融要素融入互联网经济,从而产生全新的、符合市场预期的多样化金融服务。

这其中,被简称为“P2P模式”的创新最受关注。P2P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实现直接借贷,国内通常称其为“人人贷”。其实质是金融脱媒,让借贷双方直接进行交易,改变出资人将存款给金融机构,然后由金融机构对外放款的行为,直接由出资人放款给借款人。

过去几年,以Zopa、Lending Club、Prosper为代表的P2P模式在欧美兴起,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P2P借贷模式在中国也经历了“爆炸性增长”。根据《2013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2年末,国内P2P借贷服务平台超过200家,可统计的2012年线上累计交易额超过100亿元,投资人超过5万人。P2P平台线下业务的借贷余额和投资人数则难以统计,这些重要趋势变化,正在深刻改革相关金融领域的竞争格局,为我们打开全新的想像和发展空间。

创刊15年来,《财经》杂志一直关注国计民生和制度变迁, 其中关于金融格局之变和业务创新趋势,是极为重要的内容。此次我们借助《财经》的新媒体平台,与金融创新领头企业宜信公司携手推出《金融创新》季刊,就是希望跟踪这个领域的最新动向,与业界和读者分享观察和思考,共同见证并推动金融创新的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