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支持移动支付创新
王素珍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秘书长
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是考虑到它可能有一些安全隐患,有关方面正积极研究建立二维码条码支付标准,重新放开是水到渠成的。我国移动支付与全球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主要有以下五个发展特点:
一、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 2013年国内银行共处理移动电话支付业务16.74亿笔,9.64万亿元,分别增长了 213%和 318%,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37 .7 7亿笔,1.19万亿元,分别增长了7 9%和 557%。
二、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业务推广力度明显加大。随着市场分工细化和产业链延伸,移动支付市场参与类型越来越多,除了有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和银行卡清算机构,还有互联网公司电商平台,移动运营商等企业以及终端供应商、软件开发商和专业信息服务商等产业链配套企业。
三、客户应用基础日趋稳固,进场支付客户规模迅速扩大。随着移动支付向金融理财、保险和生活服务等多领域不断拓展与延伸,用户支付服务的接受程度逐步提升,为移动支付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四、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和改善,对行业发展形成了有力的支撑。移动支付相关政策和业务管理办法逐步完善,移动支付金融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正式发布,监管部门关于移动支付发展指导意见也多次征求业界反馈,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控一体的行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支付清算系统逐步建设完善、市场资源加速整合,银行与支付机构的竞合关系进一步深化,此外人民银行建设完成了国家级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为实现移动支付的联网通用安全可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风险防范手段和措施不断加强,行业风险总体可控。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和支付机构等分别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移动支付的业务风险防范力度。
当前,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呈现以下新趋势:
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将推动移动支付增长。通信技术的发展有效提高了移动通信运营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移动支付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用户基础。移动技术标准的统一使产业链各方有了更为清晰的发展方向,移动支付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支付场景的拓展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这些因素有利于促进移动支付市场规模继续泛量增长。
二、随着二维码条码支付标准的建立,以移动支付应用场景为重点的仍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有关方面正在积极研究建立二维码条码支付标准,基于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实现线上线下应用模式的市场空间很大。随着进场支付基础设施和安全措施逐步完善,这种支付方式将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三、移动支付社交化趋势明显,为客户提供便捷多样化服务,集服务内容为一体的智能手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未来在时间碎片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分享信息的需求将更加强烈。
四、业务合作日益紧密,分工更加清晰。
五、监管制度和行业自律体系日趋完善,日常主体合规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将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服务职能,呵护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支持移动支付业务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