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理性的政治信念

2014年09月12日 22:25  

本文5021字,约7分钟

真正的政治信念应该是每个公民在充分获取信息的情况下,对不同的政治可能性做出自由、理性选择的结果。在缺乏民主条件和公民文化的社会里,这样的政治信念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是极端困难的

在重庆大张旗鼓“唱红打黑”的运动型治理日子里,许多人,包括知识分子里面的一些头面人物,似乎在这个口号中找到了一种政治信念。这个口号所标榜的政治、社会理想似乎让他们走出了困扰他们已久的精神迷茫和动摇,对现实和未来又有了信心。这个口号似乎预示着一种运动型“新政治模式”的诞生,它的倡议者和行动者化身也成为形象崇高的“领导者”和“领袖”。今天,这场群情亢奋的喧嚣终于沉寂下来,对那种曾经似乎将群众激情推向一波又一波高潮的“政治信念”,我们该有怎样的反思呢?我们又可以从历史中的哪些类似现象吸取必要的教训呢?

人们对自己的政治信念有的自觉,有的不自觉。民主社会中的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尽量多的公民在政治意识和信念上能够具有高度的自觉意识。公民社会的存在,它的教育作用也表现在让公民们不断有机会培养和训练自己的政治自觉意识。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