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重分歧中前进

2015年02月23日 06:53  

本文1352字,约2分钟

人们对2015年的展望似乎乐观不足。临近年底有两大集会,一是关于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联合国大会,二是旨在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气候大会。各国能够在应对全球最重要的几个议题上达成共识,将通过这两次大会一窥究竟

人们对2015年的展望似乎乐观不足。临近年底有两大集会,一是关于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联合国大会,二是旨在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气候大会。各国能够在应对全球最重要的几个议题上达成共识,将通过这两次大会一窥究竟。但2015年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将是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这几大最引人关注领域上出现的分歧。

西方经济体已经走到一个岔路口。美英两国正以稳健的步伐迎接美联储和英国央行的利率上调;而面临经济衰退和通缩风险的欧元区和日本,将反其道而行之采取更多货币刺激政策,帮助缓冲金融市场的动荡。美联储加息、欧元区的滞后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担忧,都是可能造成阶段性恐慌的潜在因素。

2015年,诸多议题的国际合作将遭遇民族主义的阻碍。西方国家会争论如何以坚定的姿态应对不断崛起的中国和变化莫测的俄罗斯。而在美国国内,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与总统奥巴马的对峙将使政治分歧更为明显。

文化上,如何看待同性恋将是一个分歧尤为明显的话题。世界一半以上的地区将比以往更加自由,然而在其他地区,限制政策也会四处推广。

就分歧话题的各方争论可能会使很多人忽视2015年各领域的进步。以美国为领头羊的世界经济将比2014年发展得更快一些。西方在埃博拉疫情和伊斯兰国崛起问题上的迟缓反应将开始产生影响。泛太平洋自由贸易的实现触手可及,哥伦比亚政府和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FARC guerrillas)之间的和平协议也有望达成。如果走运,长达半世纪的争端将就此结束。

科技也在以几乎令人惊悚的速度发展,智能电话快要能够读出用户的心,基因测序能读出基因组且花费更低,汽车通讯也更加智能化。在硅谷,可穿戴技术风头正起。技术的进步让《经济学人》的讣闻编辑安·罗向“避世主义”说告别,《金融时报》的作家露西·凯拉韦也满心期待重回朝九晚五的办公生活。

未来会怎样,何事最重要,并非所有人观点相同;各种声音构成了人们对《世界2015》的丰富解读。政治家已列出改革大纲(如意大利的马泰奥·伦齐、印尼的佐科·维多多)。其他人关注人权发展(希拉里·克林顿为妇女争取权利、比尔·盖茨帮助儿童及最贫困人口);卡尔·伊坎为投资者出谋划策;大卫·布莱恩让我们确信,在这个几乎任何魔术手法都能用谷歌搜索的时代,魔术依然能俘获人心。

诚然,新的一年也会有众口可调的奇妙时刻。雄心勃勃的勇士们已做好了打破海陆空各项目世界纪录的准备。体育迷们将迎来板球、橄榄球、女子足球三大世界杯赛的开幕。影迷们翘首以待最新的《007》、《星球大战》(Star Wars)续集以及电影版的《五十度灰》(Fifty Shades of Grey)。

电影爱好者可能记得2015年是《回到未来II》中的主角们穿越到未来的那一年。时间旅行并不会在真正的2015年发生,反而是一段特别的太空之旅将引人遐想:在太空飞行九年,跨越了30亿英里(约为48.2亿公里)之后,美国宇航局的“新地平线号”(New Horizons)航天器将在7月抵达冥王星。因此尽管整个世界分歧重重,但依然有机会携手见证奇迹时刻。

作者为《世界2015》英文版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