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衰败的福山式错位分析

财经 任剑涛 | 文  

2015年06月15日 18:23  

本文8933字,约13分钟

要达到捍卫现代基本价值与基本制度的目的,政治科学似乎有些无能为力。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是政治哲学重回争论现场,给出严密的现代政治正当性证成,才足以给反现代政治理念以致命的一击

福山讨论政治秩序问题的两卷著作经三年成为完璧。第二卷引发的反响,明显超过第一卷。因为第一卷《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主要是对政治秩序生成的政治史梳理,第二卷《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From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Democracy)以政治衰败为主题,与当下主要国家的政治兴衰紧密联系。这一吸睛之作,自然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福山的两卷书,主题是一贯的:第二卷集中讨论的问题,在第一卷末尾,已经明确提出来了,第一卷第29章,就以“政治发展与政治衰败”为题。他的论述宏旨非常清楚,一个政体,无论是民主的、还是非民主的,都有政治发展问题。其基本结论是,如果一个政治体不能持续发展,就会衰败。但两卷书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二卷,主要论述的是政治衰败问题。依照第一卷确立的政治衰败含义,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一种政体丧失与环境互动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降低,变得僵化;二是一种政体陷入了世袭制陷阱或家族制复辟。他在第二卷中对美国政治衰败的讨论,对再世袭化(repatrimonialization)及庇护主义(clientelism)着墨甚多,成为他讨论政治衰败的两个关键概念。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