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3%的赤字率也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高。
3%的财政赤字率不会导致中国财政风险,更不会带来财政危机。财政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都在可控范围内。这是近日较为主流的声音,反映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有较为广泛的基础。
在新增长动力尚未成型,国际经济复苏步履维艰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将为改革和结构调整托底,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机配合,确保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理解财政赤字率,对于财政政策的选择不无启示。
理解警戒线,应该更多地从财政的可持续性视角来看,甚至可以视为财政风险的底线思维
2016年,中国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3%的赤字率也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高。
3%的财政赤字率不会导致中国财政风险,更不会带来财政危机。财政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都在可控范围内。这是近日较为主流的声音,反映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有较为广泛的基础。
在新增长动力尚未成型,国际经济复苏步履维艰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将为改革和结构调整托底,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机配合,确保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理解财政赤字率,对于财政政策的选择不无启示。
理解财政赤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