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我进入北京大学跟随费孝通先生读博士。入学之后,即陪同费先生到湖南、湖北、四川交界处的武陵山区,沿着当年潘光旦先生走过的路线进行田野调查。费先生当时的研究思路大致有两条,其一是对民族与文化的思考;其二便是对武陵山区发展问题的思考。从武陵山区调查回来之后,费先生叫我到他的家中,拿出他新出版的《云南三村》并嘱我认真阅读。大家知道,《云南三村》的英文版是《被土地束缚的中国》(Earthbound China),这本书中主要讨论的是土地和人的关系。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人地矛盾,历史上中国人通过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移民方式来解决人地矛盾。在当代中国也同样面临着人地紧张的问题,可以说,对人地关系的探讨仍是认识中国社会的重要切入点。如何将束缚在土地上的大量农村人口解放出来,成为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费先生的研究中,从《江村经济》到《云南三村》,再到小城镇研究,始终贯穿着人地关系这一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