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转移支付的未来取向

《财经》杂志 裴育 | 文  

2016年09月27日 09:37  

本文2815字,约4分钟

分税制总体框架在中国的未来不能变,中国在未来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离不开体制框架。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应该跳出分钱的制度框架。我们应该把有限财力给地方,不应该更多进入中央,应该给地方政府一定的主动权,明确地方政府运行的资金来源。其次,进一步厘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责任边界,充分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保障与调节作用

财政最早起源于家庭理财,从正常的家庭理财来看,是一种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一个孩子,要能够独立生存,他主要还是靠自食其力,没有哪个父亲希望自己儿子一辈子靠自己资助,我相信这是我们的共识。同样,兄弟之间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可以帮一把,但却不可能帮一辈子,这是最基本的。

那么,上升到一个国家的高度来看,似乎也是如此。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来看,地方政府的运转,如果不是靠自身财力支撑,反而主要靠中央转移支付,这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从两者的关系来看,有更多的联系、区别大家都知道是存在的,为了提高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地方政府有些收入是需要上交的。在地方收入减少或者财政的央地分配本身不均衡的情况下,财政转移支付是必要的,而且是正当的。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