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我曾对中国经济学界的辩论发过这样的感慨:“在中国,经济学辩论像是一场运动员、裁判和观众一起上阵的‘足球比赛’。混战结束后,留下的只是一堆无人认领的鞋子。”
中国经济学界存在两个突出的学风问题。
第一,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中国经济学家,特别是研究宏观经济政策问题的主流经济学家,通常以根据本部门领导意图,解释、论证即将或已经推出政策为己任。大家都要做正方,结果就没有反方。即便有不同观点,也要把这些观点表达得尽可能圆通。最后又难以被事实检验。时过境迁,留下一笔糊涂账,“今天天气,哈哈哈”。
过去三年,学界在资本项目自由化问题上的辩论,哪种观点更为正确似乎已经不必再多加评论。三年过去了,潮水已退去。三年前,为何有那么多学者与官员会支持应加快资本账户开放呢?期待经济学辩论场地上少留下几双“无人认领的鞋子”
六年前,我曾对中国经济学界的辩论发过这样的感慨:“在中国,经济学辩论像是一场运动员、裁判和观众一起上阵的‘足球比赛’。混战结束后,留下的只是一堆无人认领的鞋子。”
中国经济学界存在两个突出的学风问题。
第一,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中国经济学家,特别是研究宏观经济政策问题的主流经济学家,通常以根据本部门领导意图,解释、论证即将或已经推出政策为己任。大家都要做正方,结果就没有反方。即便有不同观点,也要把这些观点表达得尽可能圆通。最后又难以被事实检验。时过境迁,留下一笔糊涂账,“今天天气,哈哈哈”。
经济学辩论:“留下一堆无人认领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