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续演“平淡婚姻”

《财经》杂志 本刊记者 李毅 | 文 马克 |  编辑  

2016年12月26日 23:03  

本文5420字,约8分钟

北极圈内的亚马尔天然气项目虽因中方首次持股而在中俄能源合作中具有独特性,但未必会开启一个合作新时代,两国未来合作仍会维持“平淡婚姻”

2016年12月,位于北极圈内的俄罗斯西西伯利亚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Yamal LNG)基地中,项目总经理叶夫格尼·科特裹挟着零下30摄氏度的寒流进入车内,拉下紧罩在嘴上的围脖后,他说,严寒不会影响进度,目前项目96%的LNG产量都已经签订了20年-25年的长期合同,而气的开采成本要低于澳大利亚的LNG项目。“因此,煤炭才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他告诉《财经》记者。

此时,在他左手边车窗外耸立着的,是一个矩形钢结构框架中包裹着的白色圆柱体。这就是该项目的核心模块——主冷换热器。它由美国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设计制造,高近50米、直径4.85米,主体重量约400吨。其原理是通过多次冷媒接触换热,使天然气达到零下163摄氏度,从而瞬间液化,体积缩小成原来的1/600。“整个工厂就像个大冰箱。” 叶夫格尼·科特说。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