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扩内需
提振投资与消费「双引擎」,全方位扩内需。消费和投资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扩大内需则是推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有效路径
封面文章
加码扩内需
提振投资与消费“双引擎”,全方位扩内需。消费和投资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扩大内需则是推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有效路径
促消费如何发力?
大力提振消费,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如何大力提振消费?
中国政府应该加快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的改革,降低居民部门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瞄准需求升级提振消费
提振消费需要从消费者视角进行政策设计。既要适应消费升级需求变化,激励广大居民能消费、愿消费和敢消费,也要适度扩大政府消费,为居民提供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和更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扭转地方政府“重投资”“轻消费”倾向
财经速览
财经速览
信托业发展需关注五个关键点; 论资排辈文化对公司违规行为有何影响;上期新媒体关注度排名
读者评论
汇金系券商新格局;搭建灵活就业者保障体系;人工智能只能给参考诊断
社评
内外兼修扩内需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和包括关税博弈加剧在内的国际经
经济全局
这次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有何不同?
在美国全面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出海策略应该从单一的规避美国关税模式向“跟着客户走”和“朝着市场走”演变,以维持出口市场份额和开拓新兴市场
AI公务员批量上岗,铁饭碗不再铁?
引入人工智能的核心目的在于将公务员从传统的重复性、低智力含量的繁琐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更具创造性和价值的工作中
特别报道
2025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哪些信号?
2025年设定5%左右的增长目标符合中国实际。今年实施了多年未有的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组合,势必为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如何激励民企科技创新挑大梁?
其他城市真正要学的是杭州政府的“放手”,尽量不对企业发展方向进行干预。把创新的自由空间留给企业和企业家,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欲望
金融加码支持民企发展
作为支撑民营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金融业如何精准施策,让“活水”润泽更多民企?在宏观政策的推动下,更大力度的信贷支持、更多元的融资渠道、更适配的产品和服务等,将接踵而至
解码政府工作报告六大金融关键词
《报告》把提振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次将“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首次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时隔14年,《报告》再提“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潘功胜:择机降准降息
潘功胜表示,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还有下行空间,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
2025,如何稳股市?
政策定调稳市场,IPO精准支持科创,A股在中国资产重估的叙事中积极寻找方向
资本与金融
东方系为何衰落?
从东北首富到被追债,证监会的一纸通报揭开了张宏伟及其掌控的东方系的危机
蜜雪冰城市值何以超千亿?
国内新茶饮行业增速明显放缓、出海需要面对整个供应链的重建,如何从中突围,成为蜜雪冰城当下面临的主要挑战
财经特稿
是他们造就了“杭州现象”
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企业家精神+创新型大学,共同造就了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杭州现象”由此而生
“硅谷”不能解释“杭州现象”——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
杭州正在形成一种机制,这种机制让杭州发生质变,让今天的中小企业可以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让今天的民营企业可以用科技创新的逻辑来推动经济发展
六个维度解析杭州现象——对话浙大教授、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史晋川
“今日杭州是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民营经济良性互动的结果。”
公司与产业
DeepSeek一体机流行,一场硬件狂欢?
对于一体机厂商而言,叩开用户的门不难,难的是与用户深度共创,找到让大模型变得实用、好用的密码
好奇心+自由探索,从DeepSeek看创新规律
如果再加三个字,那就是:不差钱
中国车轮的北非故事
国际化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推动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的重要责任。中信戴卡摩洛哥项目的成功,通过创新与合作,彰显了中国企业对当地经济的深远影响,成就彼此,这是中信集团国际化的缩影
超音速客机又回来了?
就现在的技术水平来说,达到音速不难,现在的跨洋洲际宽体客机的巡航速度已经达到音速的七成。噪音大、成本高,两大核心问题仍待破解
科技与健康
国企医院“公立”身份模糊
国企办医院不仅要解决生存问题,还希望能发挥制度优势
法治与公共治理
孤寡老人去世后,身后遗产该归谁?
通过规范、透明的流程,在无人继承且无人接受遗赠的遗产被收归国有之前,穷尽手段筛选潜在的“权利人”
如何用遗嘱安排遗产分配?
生前订立遗嘱,不仅能明确财产分配方式,还能减少后续纠纷和社会成本
文化
科技创新的宏观和微观机制
书评 《创新的真相》 [美]尤金·菲茨杰拉德 [德]安德里亚斯·万克尔 [美]卡尔·施拉姆 著 程志渊 译
从《伟大的博弈》 看美股的震荡——专访约翰·戈登
“我们处在一个非常独特的情况,这在市场历史上前所未有,技术进步如此之快,新的投资机会不断出现。当前的牛市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究竟会持续多长时间,我也不知道。”
文化逝者
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逝世
刘鸿儒是资本市场的开拓者、奠基人与呵护者,他称证监会主席一职为“火山口”,第一届的任务就是开荒、修路、铺轨道;同时,他还是金融教育家,培养了一大批顶尖金融人才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Intensifying Efforts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What Signals Does the 2025 Government Work Report Reveal?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Hangzhou Phenomenon”;Who Should Inherit the Estate of Deceased Elderly Individuals Without He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