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2025:预测与战略
寄望2025,通过回归WTO(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修复全球化资产负债表,通过改善内部治理修复国家资产负债表,通过政治手段化解冷战和二战遗产,让全球化再次走上康庄大道,方为全世界人民的福祉所在。
编者的话
修复全球化资产负债表
黄仁勋等一众美国IT界大佬现身联想在美国召开的2024联想创新科技大会并签下若干合作协议。这再次说明中美民间科技商贸交流
中心话题
以一揽子刺激加改革经济振兴方案扩内需
扩大内需靠投资还是靠消费的问题本身就具有误导性。不存在有投资无消费和有消费无投资的经济。真实的问题是,在中国现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下,内需不足的重点何在,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实质性地扩大内需
宽松政策后,中国经济仍需面对三个问题
最近一轮宽松政策之后中国经济仍然面临三个问题,走向温和、可持续通胀的道路,对我们来说仍然充满挑战
A股迎来强监管时代
监管制度的逐步完善,在逐渐消除资本市场的监管空白和盲区,更有利于推动A股市场长期稳定发展
政策提振A股,这次有何不同?
当下推出的一揽子政策,是对中国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转折点,而这一轮宏观政策把提振和发展资本市场作为重要抓手,更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本地化,中国出海电商的关键一步
2025年,本地化能力将成为中国出海电商平台的分水岭。供应链的本地化决定能否留住用户,合规的本地化决定是否被允许留住用户
关于出海的误区和正念
中国企业正进入大出海阶段,出海只是开始,企业最终目的是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这就要求企业家绝不能简单地站在中国看海外,而是要具备全球化思维
2024,中国汽车三大关键词
自主翻身,价格战硝烟仍弥漫;出海喜和忧,中国汽车仍在寻找答案
中国汽车市场新格局
2024年是中国汽车市场新格局的元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自主品牌真正站到了舞台中央
中国算力,过剩了吗?
中国的智能算力到底够不够用,需要从诸多现实情况衡量,一个确定的信息是,用好闲置算力是必须做的事
中国大模型,两大洗牌逻辑
高额融资难以持续,短期内技术弯道超车希望渺茫,科技公司们在2025年会减少在技术上的新投入,转向实际应用和商业化,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公司淡出舞台
人工智能能否打开新时代大门?
国内很多大模型是构筑在国外开源模型基础之上的,对于原创精神,中国企业很害怕长周期投资的风险,且风险不只是技术开发失败,而是应用落地可能遭遇多重阻力,比如审批通过难造成的不确定性
打造高附加值的就业机会
全球实行市场经济、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经济体比比皆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的为数不多,跻身发达经济体的更少,发达经济体之中也只有少数几个经济体(部分西欧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成功地实现了共同富裕。这些成功经济体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市场经济及企业家精神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经济全局
全球经济将在2025年放缓——专访惠誉首席经济学家布莱恩·库尔顿
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
如何应对非常规贸易战
发展中国家很可能面临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以低碳转型为名的非常规贸易战,这将降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竞争力
美国经济:逃不掉的通胀和赤字支出
美国财政问题的阴云仍在加剧
欧洲经济:通胀有望控制,增长势头疲弱
欧美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的最主要原因是欧洲对新技术和研发的投资不足,这导致了欧洲生产率与美国渐行渐远
中国香港:筹谋金融业多元化
从务实的细节层面出发,通过改革创新寻求经济增长点,正成为中国香港特区施政特点之一。例如将巩固提升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纳入统一框架,从微观层面搭建连通机制,以求协同发展
越来越多人暴露于气候危机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呈现出全球性特征,东亚、南亚、中东、欧洲、美洲,都普遍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阻断需求不足: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在需求不足的负向循环当中,造成负向循环加速度的是投资-企业盈利-信贷之间的负向循环。阻断需求不足,关键在于阻断这个负向循环
资本金融
美联储降息如何影响中国股债汇
9月FOMC会议披露的点阵图显示,年内美联储或还有50个基点的降息,2025年和2026年还各有100个和50个基点
货币政策逆周期:从相对稳健到有力降息
在货币政策框架优化变革中,有两大变化值得关注:一是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增加国债买卖;二是首次创设两项支持股市的新工具
创新经济中,如何让创投站好“领投”的位置
一个国家要发展创新型经济,创投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公司产业
中国铁路改革如何持续加速?
正确界定自然垄断环节和竞争性环节、吸引社会化资本参与,是长期改革的关键
中国造船40年:从追赶到领跑
从英国、日本、韩国到中国,世界造船业冠军挨个交棒,这一次由中国领跑,并且加速上探高端市场
商业航天四大挑战待解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路径越来越清晰了,但资源、技术、成本、商业模式和产业分工等诸多现实挑战仍然存在
践行“双碳”战略,中国企业应如何发力?
企业可以从生产、管理和社会责任三方面构建起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为有效改善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构建新思路
当前的房企困境及应对策略
本轮房地产政策的组合拳,标志着房地产政策整体进入宽松期。这既反映出此前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未能取得理想效果,急需政策力度增强;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在稳定房地产市场方面的态度
专业投资人对SaaS公司的五个判断
十年前大家对SaaS行业过度乐观,今天又对SaaS行业过度悲观
巴黎奥运会后的体育经济
几乎所有奥运消费的增长,都是市场潜移默化的结果,奥运会只是催化器
消费投资人在低谷中看到新机会
唤醒消费行业的不是“互联网+”、流量、营销……而是十年如一日,踏实做产品的山姆、胖东来
影像
2024影像
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习近平、李强、赵乐
健康与科技
中国医保面临的挑战
中国已初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下一步需要制度的精细化设计
打造全球中药产业链
中药不但终端产品要过硬,整个上下游产业链也要过硬
法治
商业秘密立法为何需要加速?
马一德认为,中国已进入通过系统性的“顶层设计”来严格保护商业秘密的新阶段,需要通过专门立法来实现这一目标,且时机已接近成熟
生成式AI的法律挑战与应对
伴随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法律风险与司法适用难题愈演愈烈,亟待破解
自动驾驶立法亟待解决三个主要争议
中国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但相关立法整体处于滞后状态。对此,亟待厘清争议较大的三个主要问题,以渐进式规制路径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补强法律供给
阅读汇
跌跌撞撞的乌托邦之旅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作者提醒读者在过去100多年中,人类在将各类乌托邦付诸实践时曾经走过多少曲折的弯路,牺牲过多少宝贵的生命,显然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如何“回到马歇尔”?
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始于马歇尔,但马歇尔的宏大思想宝库中有很多部分,特别是那些现实的、动态的部分,并没有体现在后来“更科学化的”理论体系中
诠释如何做有耐心的长期投资者
当前,中国正进入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发展新质生产力急需耐心资本,同时在宏观环境和金融环境转型的新时期,长期投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需要坚持长期投入、看重长期回报的投资者
关于1998年宏观管理和改革的讨论
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稳中有进,但也受到需求不足的困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随之也出现市场疲软,企业经营困难。为扭
金融与命运
相对“时间就是金钱”这种直线的效率认知,《时间游戏》给出了一个结构性的答案。该书作者周洛华认为,时间就是身边风险和远方机会的组合,追求自由和安全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管理风险
书单
书单 《阿涅斯的海滩:瓦尔达访谈录》 (美)T.杰斐逊·克兰 编,曲晓蕊 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阿涅斯·瓦尔达是